刘志杰在她的养猪场
这个年,刘志杰过得挺舒坦。不光是自家养的猪卖上了好价钱,今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的“家庭农场”概念,也让她对未来充满了期待。
养猪专业户变身“农场主”
2年前,旅顺口区三涧堡街道的家庭妇女刘志杰成了“农场主”,她将自己的70多亩果园以及养猪场注册为“日源农场”。从开始的几头猪、几亩果园,到现在的70多亩果园以及上千头猪的养猪场,虽然艰难,刘志杰还是一步一步地走过来了。
56岁的刘志杰老家在龙王塘村,嫁到三涧堡之前,她就在娘家养了几头猪。嫁到三涧堡之后,丈夫在家附近的工厂上班,她就在家做一名普通的农家妇女。为了多挣点儿钱,她开始在自家房前屋后种果树、种玉米,还在市场地摊卖过水果。后来,她发现自己在娘家时的养猪经验挺宝贵,就开始养猪。没想到由于技术落后,头几年,猪的死亡率很高,加上把握不好市场行情,连着好几年都赔钱。但倔强的刘志杰不愿意放弃,在刘志杰的坚持下,她的养猪事业越来越好,到2005年,三涧堡已经有上百位家庭妇女跟着刘志杰养猪。在众多养猪户的推荐下,她当上了旅顺三涧堡养猪协会会长,由一名当地养猪大户变成了养猪领头人。为了掌握更好的养猪技术,刘志杰先后到河北、山东等地为养猪户引进新品种,现在,刘志杰的养猪场已经有千余头猪。
2年前,她通过租赁的方式承包了果林。为了更好的发展,刘志杰注册了“日源农场”。现在,刘志杰的农场有70多亩果树,还有1000多头猪,700多只鸡。平时,刘志杰和丈夫照顾着农场,还雇了几个人。
缺钱缺人,农场怎么也做不大
刘志杰告诉记者,过去这些年,不管是养猪还是种果树,都是挣一年赔一年,虽然挣的比赔的多,但是他们家至今也没有攒下钱,加上对农场的投入,他们现在还欠了不少外债。
去年,修建猪舍和屠宰场缺资金,像他们这样的种植和养殖大户既没有相应的补贴,也无法从银行得到大额贷款,只好通过亲戚朋友筹集。得知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家庭农场”的概念,刘志杰很兴奋,她看到了国家对他们这样种植和养殖大户的关注。她希望他们这样的“家庭农场”被关注后,能够享受到相应的扶植政策,帮助解决一些难题。
还有就是缺人才。现在,刘志杰的养猪场雇用的是几位家庭妇女,都是从事一些简单的体力劳动。她想要打造属于自己的绿色猪肉品牌,想要找个懂市场的人帮忙打理这个农场,但是一直也没有找到合适的人。找不到人的主要原因是自己无法出太高的工资,再加上这里的生活条件也不如城里舒服,吸引不到人才到这里。眼下,她只能靠自己摸索。刘志杰盼望着国家能够出台相应的政策,在人才方面给予一定的帮助,让他们农场的产品能够占有更大的市场。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zf/ngtd/2013-03-08/43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