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致富信息 > 致富杂谈

玉门“四型”农民踏上“致富路”


  近年来,玉门市紧紧围绕农业“服务城市、富裕农民”发展目标,按照做精第一产业的要求,着力培养“带动型、技能型、创业型、文明型”新农民,助力“六个一”特色产业基地建设,辐射带动全市农村农业步入快速发展的春天。

  精心打造“六个一”产业基地,培育“带动型”农民。通过进科研院所培训、专家对接指导、网站解惑答疑等学习方式对有技术专长、人格魅力和群众威望的生产能手、经营人才、科技示范户等实用型人才加强培养,增强带动意识,提升带动本领,形成“专业户带动一业,能人带富一群”的格局。目前,新建日光温室2440亩,累计达到1.35万亩;新增拱棚蔬菜4200亩,累计达到6600亩;种植大田蔬菜11万亩;发展葡萄、枸杞3.8万亩,累计达到10.5万亩;调引良种羊1.76万只,新建标准化养殖小区27个,全市肉羊饲养量达到117万只。“六个一”特色产业基地基本建成,以日光温室、拱棚和特色林果为主的高效田面积不断扩大,种植效益明显提升。

  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育“技能型”农民。大力扶持中介服务组织,破解培训资源不足的难题,着力于方便农民参训,进一步减轻农民参训成本,推动进城培训向进村办班转变、课堂授课向车间授课转变、输出地培训向输入地培训转变,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由苦力型向技能型转变,着力打造玉门劳务品牌。全市创业能力培训人数达4.25万人,劳务输转2.49万人,实现劳务收入2.73亿元。

  培训增强农民致富本领,培育“创业型”农民。针对创业愿望强、思想观念新、文化素质高、业务技能精的农民,按照个人自愿、兼顾点面的原则,分批集中进行创业指导培训。紧紧围绕创业理念、模式、途径、营销、市场信息等环节进行全方位、系统化培训及政策引导、信息服务、技术支持和创业资金扶持,提高农民创办企业的能力,实现以培训促创业、以创业促就业。目前,全市农产品加工企业已达45家,农民专业合作社52家。

  大力弘扬新风正气,培育“文明型”农民。引导和帮助广大农民树立崇尚科学、移风易俗、遵纪守法、反对愚昧的新风尚,引导和教育农民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选择健康的生产生活方式,推动农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社会文明水平全面提高。按照“五清五改五化”的要求,持续加大沿路沿线、城郊村组、中心村组等重点区域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拆除沿途破旧建筑95处,清理“三堆”2.2万方,整治广告牌匾231处,完成义务植树77.1万株,新建千米农田防护林73条427亩,建设绿色通道66公里306亩。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蔬菜 日光温室 产业基地 养殖小区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