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致富信息 > 致富杂谈

四川泸州纳溪区远程教育网农村群众致富的“通天路”


  张贤中是泸州市纳溪区打古镇古纯村的一位普普通通的一名农村党员。多年来,他一直想搞稻田养鱼,不过由于技术不过关,试着干了好几次都没成功。村里安装上了远程教育设备后,老张一头扎进了村活动室,成了网络常客。他把从远程教育网络上学到的稻田养鱼技术用在生产上,当年就见到了效果,增收了1万多元。

  目前,老张已是村里的养鱼大户,年收入3万多元,还带动了10多户农户也搞起了稻田养鱼。老张总爱笑着对人说:你别看那小小的一条“远程教育网”,可联通着农村群众致富的“通天路”哟。

  其实,在纳溪区通过远程教育网络教育走上致富路的群众还真不少。目前,全区176个行政村全部安装建起了远程教育网络学校,村了农村最热闹的场所。区上把远程教育网络建设作为“党员干部经常受教育、群众长期得实惠”的一条主渠道来抓,先后投入了每年投入80多万元专项资金,确保基础设施建设成标准化的“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学校”。同时,认真组织开展学用活动,让群众“点菜”,远程教育“买单”,使农村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能够真正受益。

  纳溪区新乐镇大河村党支部书记刘勇高兴地介绍说:远程教育学校真是我们村里的“宝贝”。村党支部从上面看到了蘑菇种植的市场前景,下决心发展这一产业,通过远程教育网络教学组织村民进行技术培训,至少缩短了一年的摸索时间。目前,全村已建立蘑菇基地100多亩,最多的农户年收入达2万多元。

  纳溪区还把远程教育网络和互联网进行“互动式”开发利用,产业基础较好的村在互联网上设计开发“村级远程教育信息网”,发布农产品供求信息,扩大销售,让群众最大限度得实惠。护国镇伏金村通过“远程教育信息网”,把茶叶卖到了浙江、重庆、贵州等地的市场,带动了村里茶叶基地建设。

  目前,全村已建成“四川特早茗茶基地”3000多亩,最多的农户年收入10多万元。远程教育网络推动了纳溪区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全区已建成茶叶、甜橙、蔬菜等特色农产品基地15万亩。据统计,全区已有10万群众通过远程教育网络直接受益。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茶叶 蘑菇 基础设施建设 专项资金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