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致富信息 > 致富杂谈

四川木里县博科乡:栽下“两棵树” 铺就致富路


  为了更好地为全乡的两大产业服务,围绕两大产业做文章,今年,博科乡邀请盐源县和云南漾濞的核桃技术人员到家门口培训了40多人,大多数农户都把自己家的耕地种上了核桃,预计3年以后这些新种植的核桃可以再嫁接,改良成新的品种,收益前景非常乐观。

  据了解,截至目前,以发展核桃、花椒产业为中心,博科已经组织了科技工作者采用举办培训班、发放资料、现场指导等方式,先后对基层干部、农村党员、种植大户等220余人进行了核桃、花椒栽植和嫁接技术培训。

  发展才是硬道理,

  “两棵树”撑起未来的希望

  其实博科以前也曾尝试过种植其他农作物,比如苹果、蓖麻、桑树以及诸多中药材,但是都没有取得明显的成效,全乡农民的收入还是落后于其他乡镇。

  困难面前,解放思想是走出困境的引路石。在县委、县政府“立足稳定,加快发展”的工作方针指导下,博科乡按照“调结构,强基础,抓产业”的经济发展战略,不断提升乡域经济综合实力,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主线,团结和带领全乡党员和各族群众解放思想、振奋精神、开拓进取、不断优化发展环境,全面推动博科乡各项事业快速发展。

  博科乡以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核桃、花椒产业,实现劳力创收以及发展现代畜牧业为抓手,坚定不移走农业产业化发展道路,确定以核桃、花椒两大产业为支撑。

  博科乡党员干部在认真学习农业技术、春耕备耕管理技术和核桃、花椒栽植和嫁接技术的基础上,通过深入田间地头和庭院,手把手对农民进行农业实用技术指导,初步形成了“学一技、联一户、帮一批、带一片”的良好局面。

  记者了解到,截至目前,在党员干部的带领和指导下,博科乡通过自费和政府补贴,完成了优质泡核桃改良嫁接610000?,推广大小春良种9800亩。

  “十二五”时期,博科乡农业总产值年均预计递增15%,达到3481万元以上;人均纯收入达到6000元以上,力争保持全县第一;核桃、花椒产业化种植达到25000亩以上,经济增长方式有较大转变;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全乡综合经济实力和竞争力进一步增强,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生态环境得到较大改善,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进展,和谐社会建设取得新成就,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以核桃花椒为龙头,博科乡正在撑起助农增收发展的“大厦”。

  人物特写

  核桃大王李文松的笑脸

  无论博科乡党委书记伍细华换着怎样标准的姿势拨打,李文松的电话就是打不通。后来换了一种思路,打电话给李文松的邻居,才把他联系上了。

  7月5日上午,伍细华打电话的时候,海拔2270米的木里县博科乡上空还在稀稀疏疏地下着雨,站在乡政府上方的一条通村公路上,被远处云雾缭绕的山峰和峡谷的美景吸引,同行的记者和县委宣传部的领导们都拿出了手机和相机,纷纷想要留住这难得的一瞬间。同时也在此等待采访远近闻名的博科乡博科村三组核桃种植大户李文松。

  好像约好了一样,当一张饱含笑意的中年人的脸庞自公路下方的之字形路上慢慢贴近我们的时候,下了一上午的细雨终于戛然而止。远山的峰尖和深谷中的河流都慢慢显露出来,目力所及的范围内,那些郁郁葱葱的核桃树也在雨后露出了饱满的鼬黑的颜色。

  和猜想中的富翁角色有差别的是,李文松戴着一顶帽角有点弧线的绿军帽,脚穿着一双凉拖鞋,全身上下就是一个淳朴的农家人一样随意的穿着打扮。“再过10年,你的核桃受益了,就算保守的估计,按照每一棵的价格50元计算,你一年的收入就会超过15万元,到时候你可能就是这里的富翁了,打算咋个用这些钱呢?”记者打趣地为他的未来作了半开玩笑的“诱导”。

  “没有打算过,嘿嘿。”没有做任何修饰和涂抹,李文松露出了和博科乡几十年树龄的核桃树一样的笑意。

  “最好的一年你家里的收入咋样?”

  “3万块钱”。

  从几年前陆陆续续、没有任何技术指导的自由种植,到现在差不多把自己家里90%的土地都种上了核桃,成为博科乡公认的核桃大户,李文松没有那种对市场经济了如指掌的头脑,但是他有一颗上进的心,在乡党委、政府关于发展核桃产业的春风中,他第一个积极响应,如今已经在自己的核桃园里改良嫁接了4000多?大优一号的苗子,“不分先后嫁接改良,去年已经有200多棵核桃嫁接成功结子。”山间的云雾正在慢慢散开,李文松的脸上荡漾起了轻松的笑意。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核桃 花椒 嫁接 农民人均纯收入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