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致富信息 > 致富杂谈

贵州印江“增收致富工程”让农民早日脱贫




  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农民自愿”的原则,目前基地融资350万元独立生产经营,已带动农户162户,建成加工房一个,成套加工生产线一条,产品远销贵阳等地,实现产、加、销一条龙。

  “基地示范、农户入股”。印江以农民的意愿为第一信号,政府主导和农民主体有机结合,充分发挥示范带动效应,采取能人示范、典型带动、项目推动等方式,为群众发展产业注入动力、增加信心,达到了“以点带面”的预期效果。

  目前,全县已发展食用菌1300余亩,无公害蔬菜4万亩,生态茶园21万亩……

   试点中,印江按照一名县级领导联系1至3个试点村的方式,帮助试点村理清发展思路,合理规划产业发展;全县每名科级以上干部与试点村的一名贫困户结成对 子,实行对口帮扶,要求不脱贫不脱钩;并组建专门的工作队驻村开展工作,逐户制定增收致富方案,实行“一村一策一干部”,做到乡不漏村、村不漏组、组不漏 户,确保产业发展实现全覆盖,实现增收致富预期目标。

  农民如何富?

  郎溪镇甘陇村村民田茂兵今年种植的80亩辣椒丰收在望。问到销路,他浅浅一笑:“这个不用愁,都是公司订单的,保底价1块二一斤。”

  田茂兵说的公司就是梵净山土司食品开发有限公司。公司在郎溪镇设有一个加工厂,采取“公司+农户+基地”模式,在郎溪镇建有生姜、辣椒种植基地近千亩,带动散户种植500余亩,可解决当地30余人的长期就业。

  郎溪镇镇长杨胜冰说,前年镇里启动增收致富工程以来,围绕县里几个大产业,镇里大力发展种养业,蛋鸡养殖达120万羽,柑橘、桃、柚等经果林有1万多亩,去年还增加了食用菌、辣椒等种植。

  “这几年,随着增收致富工程的启动,全村17个村已全部覆盖,村民种养热情高涨。”杨胜冰说,但加工仍然是短板,要让农民种植的农产品变为商品,就要想办法延长产业链,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增收致富工程”实施3年来,印江以茶叶、畜牧和果蔬基地为依托,积极培育和引进一批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大力推行“公司+基地+合作组织+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推行订单农业,带动农户增产增收。

  去年,该县组织农户与20多家公司、企业以及个体客商签订了产销协议,有效解决了农产品的加工、销售问题。随着试点村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催生了柑桔、畜牧、果蔬、茶叶等30余家农民专业合作社,拥有社员近1000人。

  “只有用工业的思维方法发展现代农业,才能让农民尽快增收致富”,一位县干部如是说。加快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促进产、加、销一体化发展,才能促进农民更快更好更长远的增收。

  数据显示,2011年,印江培育1万吨以上的茶叶加工厂1家,1000吨以上的茶叶加工厂2家,区域性茶叶初制加工厂48家,蔬菜加工企业2家,年出栏1万头以上商品猪养殖场4家。

   扶贫先扶智。在实施农村居民增收致富行动计划中,该县还大兴“科技扶贫”战略,改输血为造血,提高后续致富的能力。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先后 组织近1000名群众到省内外参观取经,学习茶叶、烤烟、特色畜禽养殖等技术;并邀请湖南、四川等地的专家到本县进行林下养鸡、冷水养鱼、韭菜种植等技术 培训。

  去年以来,该县先后投入培训经费50万元,举行“阳光培训”、“绿色培训”等规模性集中培训近100场次,8000多名群众成 为具有一技之长的新型农民。沙子坡镇天星村村民任明朗,还自费到江苏学习平菇栽培技术,今年栽培平菇8000袋,预计产菇2.4万斤,可实现纯收入4万余 元。

  据统计,2011年,增收致富试点村实现人均纯收入增加800元,人均增收最高达1798元,重点贫困村人均纯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2个百分点以上。

  今年,印江县委、县政府果断决策,乘势而上,把农村居民增收致富行动计划试点扩大至374个村,确保今年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4538元,增长22%。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食用菌 茶叶 韭菜 试点村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