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农业产业化,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现有金融和农村金融体系在支持农业产业化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需要我们逐步构建完善适应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金融服务体系,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
现行金融制度对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制约
我国目前农业的生产特点和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迫切需要与此产业性质相对应的金融机构产生,农村信贷资金和金融服务要素的缺失,恰恰是农村金融机构缺失的充分体现。从现行农村金融机构来看,其市场定位虽然是为“三农”服务的,但从贷款的额度、期限和服务方式上很难满足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需要,更不用说需要大量资金支撑的农业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的发展。
农村经济因受自然风险与市场风险的影晌,生产效果和经营效益存在着较大的不稳定性和难估测性;农业实行产业化经营出现的众多中小企业,分布广泛,监测、管理成本相对较高。
因此,金融机构投到农村的信贷资金,必须获得与其风险监管相对应的回报,但是由于我国利率市场改革步伐缓慢,投向农村的信贷利率,不能覆盖整个风险,不仅国有商业银行不愿发放贷款,而且农村金融机构发放的贷款也经常出现非农化的现象。
厂房抵押是当前银行信贷通用的一种担保形式,也是金融机构防范风险的重要途径。《担保法》明确规定:“乡(镇)、村企业的土地使用权不得单独抵押。以乡(镇)、村企业的厂房等建筑物抵押的,其占用范围内的土地使用权同时抵押”;“耕地、宅基地、自留地、自留山等集体所有的土地使用权不得抵押”。但大多数农业企业建在乡镇或村组,厂房用地多是集体用地、宅基用地,由于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在法律上的模糊,造成在实际工作中集体土地所有权很难确定,这种房屋所有权与宅基地使用权在抵押上的错位,已成为众多农业企业难融资的“死结”。
由于广大农村地区征信工作开展得较晚,对贷款客户资料的收集存在不少困难,而中介机构较少且服务又不规范,信息经常失真,使得农村企业信用等级普遍不高,难以得到银行的支持。再加上当前农村逃废债务的现象时有发生,金融胜诉案件执行不到位,使得银行在涉农贷款的发放上更加谨慎,不利于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创新金融服务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
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必须结合当地资源优势,以资源开发为基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核心,真正将金融支持农村产业化发展深入到农业的各个领域和各个生产环节,寻求农业产业化和金融机构发展的最佳结合点。
农村金融组织应加大信贷资金投放力度,满足“三农”资金需求,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积极支持具有资源优势、特色鲜明、品质优良、竞争力强的优势农产品产业建设,积极支持主导产业生产基地建设和订单农业,推动“公司+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
近年来,我国不断遭受冰雹、天旱、水涝、地震等各种自然灾害,严重地影响了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同时,随着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农业生产的风险也逐步增大。农业保险作为一种有偿的风险管理手段,通过投保人缴纳保费,保险人提供风险保障这种契约行为,能够使农民防范风险减少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有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前,我国农业保险的品种和数量较少,难以适应农业发展的需要。应积极开展农业保险,从政策上鼓励和扶持商业保险进入农业产业化和养殖业等领域,积极开展农作物保险、林果业保险、农产品加工保险、农机具保险、水利工程设施保险和生猪保险等涉农保险业务。把农业保险纳入农业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成立农业保险公司,或者委托政策性银行开办农业保险业务,积极支持商业保险机构开发农业保险业务,鼓励农村金融机构代理农业保险业务,要对关系国计民生的农产品实施强制保险政策。
提高农村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效益
农村金融部门应重点支持“龙头”企业发展,以发挥其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示范、带头作用。要打破产业、行业和所有制界限,从国有、集体企业、乡镇企业、供销企业、私营企业、合作企业、股份制企业等现有经济成份中,选择那些对农业产业化具有辐射面广、带动力强、经营规模大、资金实力雄厚、经济效益优良、抗风险能力强,并与农产、基地以及相关企业建有稳定经济关系的骨干企业作为信贷支持的重点对象。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zf/ngtd/2012-07-16/170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