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致富信息 > 致富杂谈

“订单农业”带动近万户农民致富


  刘贵检是惠东县平海镇大水坑村的村民,种了20多年的蔬菜,让他感受最深刻的就是产量高的时候价格低,价格高的时候却产量低,所以每年都难以真 正增产增收。不过自从10年前改种植马铃薯,并与惠东奕达农贸有限公司通过“公司+农户”的模式进行订单合作之后,公司统一提供种子、化肥、技术,并以高 于一般成本价的保底价统一收购农产品,刘贵检每年光靠冬种马铃薯便能赚到几万元,日子越过越红火。

  在惠东县稔平半岛,像刘贵检一样在省级龙头企业惠东奕达农贸有限公司的带动下,通过种植马铃薯脱贫致富的农户有近万户。在他们看来,与农贸企业 进行合作,既掌握了科学的种植技术,保证了产量,又降低了投资风险,他们只要出工出力,在没有天灾出现的情况下,便能保证增产增收。而在惠东县马铃薯产业 协会会长、惠东奕达农贸公司董事长贺奕明看来,农民的收入水平低,亏不起,而企业承受风险的能力相对较强,以不低于保底价的价格向农民收购农产品的做法是 最大化地保障农民的利益。

  “下海”务农成惠东县第一个马铃薯种植大户

  上世纪80年代,地处改革开放的前沿,惠东县的经济得到发展,当地的农民也已经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不过尽管如此,当地的农民经济收入微薄,贫困成为很多农村家庭的状况。

  作为时任当地农科站的干部,惠东奕达农贸有限公司董事长贺奕明一直琢磨着如何带领村民通过劳动脱贫致富。贺奕明告诉记者,当时南方的农民对于冬 种的意识不强,每年春夏秋种完水稻之后,就开始进入冬闲,田里都荒废着。看到这种情况,贺奕明提议要发展冬种农业。经过多方考察之后,他牵头从河北引进了 马铃薯,带领农户进行种植。

  经过几年的试种之后,不少尝鲜的农民发现了马铃薯的经济效益,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马铃薯的种植行列。看到这一幕,贺奕明欣喜若狂。为了做大做强 马铃薯产业,带动更多的农户脱贫致富,1993年,贺奕明做出了一个令家人难以接受的决定,那就是放弃公职,“下海”务农,专心种植马铃薯,成为惠东县第 一个马铃薯种植大户,成为惠东马铃薯产业的带头人。

  时间证明贺奕明的选择是正确的,1995年他成立了惠州市首个以马铃薯种植和贸易的农贸企业,如今带领9300多户农户种植4.7万亩马铃薯,成为惠州市最大的马铃薯种植企业之一。

  “公司+农户”:农民致富企业日渐壮大

  传统的农业种养都是散养散种,产业组织化不强,农民单打独斗。不过在稔平半岛的马铃薯种植户却不一样,他们不需自己去种子店购买种薯,不需自己 去购买化肥农药,也不需要担心病虫害如何防控,收成的时候更不用担心农产品的销售问题。因为,这些问题通通由他们的牵头人奕达农贸公司负责。

  据了解,多年以来,奕达农贸公司以“公司+农户”的模式与马铃薯种植户进行紧密合作。在每年的马铃薯种植季节之前,公司与农户签订合作合同,由 公司统一提供优质种薯,统一测土配方并发放化肥农药,统一技术管理,收成的时候由公司按照不低于合同保底价的价格进行统一收购,而农民只需要出工出力即 可。

  贺奕明给记者出示了一份去年公司与寨头村村民钟耀辉签订的合作合同,合同显示“按照该公司标准种植的马铃薯,将由该公司统一收购,价格随行就 市,且不低于0.8元/斤。”贺奕明告诉记者,按照正常产量计算,每斤马铃薯的成本为0.5元到0.6元,其“不低于0.8元/斤”的保底价比成本高出两 到三毛钱,按照此价格收购,平均每亩也可净赚1500元。“遇到市场价格高的年份,每亩则可净赚五六千元。”贺奕明补充道。

  日前,刘昆副省长在惠调研农业,对该公司带动农户发展的这种模式给予了好评。

  钟耀辉告诉记者,通过这种模式进行合作,公司提供了科学的技术指导,产量和质量有保证,而且农户不需担忧销售问题,价格一般还略高于其他收购商,经济效益好。据了解,钟耀辉自2000年开始种植马铃薯,每年仅此一项可净赚两三万元,早在4年前他便盖起了小洋楼。

  贺奕明说,以高于成本价两三毛钱的保底价进行承诺收购,对于企业固然有风险,不过通过统一标准种植,统一收购,既能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和品 质,也能保障企业的充足货源,对企业和农户来说是个双赢的做法。2011年,奕达公司销售总额8162万元,实现利润228.04万元。每年带动45个网 点的9300户农户户均增收2000多元,其中2011年户均增收2925元。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马铃薯 化肥 种子 经济效益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