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技术有支撑
我区杨梅产业发展的历史悠久,在生产实践中通过不断的探索、学习和总结,涌现出很多懂技术、会管理、能经营的的杨梅种植能手和技术专家,如:董公寺田沟村的杨梅种植农户刘昌伦种植杨梅10余年,种植经验丰富常被许多杨梅基地邀请进行现场指导。同时,我区杨梅产业的发展得到遵义市农委果蔬站、遵义市职业技术学院专家的大力支持,经常性邀请专家开展技术培训和现场指导,通过近年来的发展,已形成了一套适应我区杨梅产业生产发展的、成熟的技术体系。如:“四大一深”栽植技术(即“大苗、大株行距、大穴、大肥、深栽”)。“三枝九头”的树形培育方法,地模栽培防低温保苗措施。技术体系的形成为杨梅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五)产业链延长
区内形成了一批杨梅深加工企业,延长了杨梅产业链,为杨梅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已发展起遵源饮品有限公司、王氏酒业有限公司、光勋绿产公司、董公寺冰糖杨梅加工厂等企业进行杨梅的深加工,现已开发了杨梅酒、杨梅果汁、蜜制杨梅等系列产品。产业链的延长,有效解决了果农的销售问题,增强了杨梅产业发展的潜力和后劲。
(六)政策支持
在杨梅产业发展上,坚持走企业、农村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带头创建基地,实行散户入股参与,统一管理的发展之路,加强对企业在鲜果加工、冷链设施,产品包装研发,品牌创建,市场开发与拓展等方面的关键环节予以支持。在项目贴息、小额贷款贴息等政策方面予与倾斜性支持。
三、2011年杨梅产业化扶贫项目实施成效
在省扶贫办的大力支持下,我区全面完成2011年杨梅产业化扶贫项目,扶贫资金投入500万元,杨梅种植面积7690亩,占计划任务的100%,实现了产业发展,群众致富,贫困人口脱贫的目标。
(一)充分调研、合理布局
项目区高坪镇处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年均气温14.6度,年降水量1100毫米,平均日照时数为1137.7小时,大部分山区、丘陵和退耕田土适宜种植杨梅。为使杨梅产业相对集中和沿遵崇、遵绥公路分布,以及充分利用山地资源和实现改造荒山保持水土的作用,同时考虑到杨梅成林挂果后的采收、销售、运输等因素,将项目种植区域合理布局,将项目分别安排在项目区高坪镇海龙囤村;鸣庄村等8个公路沿线村(居),使杨梅成林挂果后能及时采摘、集中销售、快速运输。
(二)大户带动、成效突出
坚持农村专业合作社、大户领办产业化扶贫项目的原则,广泛动员一批有实力、能干事、会干事的农村专业合作社、大户领办项目,充分发挥大户在资金、技术、管理上优势,以及在产业发展上信心与决心和在农村中的积极带头作用。使项目在前期实施与后期管护工作保持较高的管理水平,有效杜绝散户种植过程中进度不理想、管理不到位、质量不达标、成效不明显的弊端。高坪双江大坡葡萄协会负责人李云群是水果种植大户,项目实施以前有葡萄和草莓种植基地近300余亩,在杨梅产业化项目实施中,争取到980亩杨梅种植计划,为种植好杨梅李云群在大坡和双江流转土地近800余亩,同时牵头带领几十户群众共同种植杨梅,从2011年10月初开始栽种杨梅,在两个月的时间里,就完成了980亩的杨梅种植,由于种植标准、管理到位杨梅的成活率达到90%以上。
(三)选好品种,严把质量、技术关
品种的好坏是今后杨梅产业取得成效的关键,在品种选择上充分考虑杨梅果实的特性、上市时间、成熟期等因素。项目区最终选定早熟品种?荠和中晚熟品种东魁,两个品种搭配种植延长杨梅挂果成熟期和采收期,对于有效降低集中上市的压力和取得较好的不同上市时段的市场价位起到关键作用。高标准选购杨梅苗木,要求质量要好,品种要纯、苗高70公分以上、嫁接口在0.8公分以上,坚持就近本地采购原则,现起现栽确保成活。统一栽培技术,每亩种植35-40株苗,窝深80公分,直径80公分,保证窝大底深,种植时放足底肥。抓好树形培育,在杨梅苗成活发枝后采用“三枝九头”的办法培育杨梅树形,即杨梅发枝后留三根有效枝,三根有效枝再发枝后再留三要有效枝,从而形成九根有效枝,从而促进杨梅树形的形成,为以后的丰产打下基础。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zf/ngtd/2012-06-13/106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