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在农民人心中,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下一代走出去,别“窝”在农村。希望,寄予在下一代,而自己,甘愿在这片生长的土地上穷一辈子。
如今,信息交流不断加快,富裕的生活充斥着农民们的眼球,在土地上“刨食”俨然不能满足他们的追求。
大庆市大同区八井子乡长安村农民
打工拓宽致富路
打开一扇门,走出一个村,一个人的命运,一家人的生活可能就此改变。在改变自己生活的同时,也影响着周遭邻里。大同区八井子乡长安村农民用自己的行动印证着“劳务经济”所带来的巨大收益。
长安村,人口3800多人,耕地2.5万亩,人均不足7亩地。过去,村里的人靠着传统种植维系着一家老小的生活。贫穷和这个村,和农民划上了不那么“顺眼”的等号。随着农民思想意识逐渐提高,大批长安村农民走出了自家的院落,踏上了打工之路。每年,该村通过劳动力转移实现创收800多万元。
一人富不算富,给村民领上致富路
农民习惯了生长的土地,即使生活得紧巴,也都不愿意“挪窝”。干啥都要有个带头人,而该村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叫林永武。村支部书记孙忠学告诉记者,他从1986年就开始出去打工,算是他们村里打工的“元老级”人物了。
“想当初听说他要出去打工,村里人更多的是不解。觉得有点没正事儿。”了解林永武的说。
林永武到了山东临沂在一家木材厂打工,当起了学徒。经过几年的努力,如今,他在当地开了一个木材加工厂,全家老小都跟了过去。
知情人告诉记者:“林永武不忘本,自己“捞”富了,还回村带上10来人跟他一起打拼。他可真是我们村的“开路先锋”啊!”
自打那时候起,村里年轻的小伙子再也耐不住“寂寞”,抛开“金窝银窝,不如自家土窝”的祖训,怀揣着各自的梦想,纷纷跑出去打工。外出务工,也成为村里一股流行风气,感染了许多的人。
待遇不错,条件不错,心情也不错
“出去打工比在家强多了,一个月挣2000多不说,人家还给咱上三险。”问到外出打工与在家务工的不同时,该村村民孙艳辉满意地说,“吃住更不用说,板房里有空调,天儿冷了还安上了电热器。”
同村并是工友的插话说:“上12小时班休24小时,咱跟职工一个待遇。今年临走时,工头还给我们一人300元钱作为路费。您说,这活干得舒心不?”
孙艳辉以前是长安村六屯的屯长,家里有20多亩地,不安于现状的他,早几年也在区里打临时工,可看着同村的人都出去挣“工资”,比起自己的小钱儿,终究按耐不住。于是,2007年,孙艳辉卷起了铺盖卷跟随着村里人出来闯世界。
“打工就怕活干了钱没有。”王国军告诉记者,现在用工单位都和他们签劳务合同,所以拖欠工资的基本没有了,每月都能按时发工资和奖金。
家里的女人同样是把好手
村里的男人外出打工挣钱,留在村里的女人也不闲着。农忙的时候,侍弄自家地里的作物。余下的时候,就出去打短工。那真是,“一埫地、一人留,夫妻打工入潮流”。
“只要出去挣点钱,就比在家里‘猫’着强。”在与长安村一道之隔的八井子新型棚室小区,打工女历晓娟说,“家里的40亩地,他们夫妻贪黑起早只用了两天半的时间就种完了,为的是不耽误打工,丈夫也在这当焊工,夫妻俩一天能挣300多元,一年下来光打工少说能收入三四万元。”
如果说历晓娟夫妇是夫妻打工族,那么唐金玲和本屯的姐妹就是组团打工族,八井子西干线附近的棚室产业蓬勃发展,给沿线的农户提供了打工的好机会,她们姐妹们组合在一起,人多活干得麻利雇主也愿意用,这不栽玫瑰花这活还非得团队姐妹打工族不可。据了解,在长安村像她们一样的打工团队长安村就有四五个。
村党支部成了咱的小棉袄
村里的人越来越多地“走出去”或在本地打工,村党组织也着眼于强化服务理念,想方设法为他们提供便利,联系活源,鼓励人们走出去、挣回来,变单一的收入方式为多元化的收入。当好打工人员的“主心骨”和“娘家人”。通过开展“为党旗添彩,为家乡增光”等一系列主题活动,党员窦海峰、张俊军等人每年带领50多名农民外出务工。利用外出人员返乡时机,村支部采取多种形式,对务工人员进行新《劳动合同法》、社会保险等方面的知识培训,传递用工信息。在农忙时节,帮助抢收抢种,打消外出务工人员的后顾之忧。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zf/ngtd/2012-05-22/73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