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致富信息 > 致富杂谈

江苏溧阳:引种白茶,为村民开辟致富新路


溧阳幽兰园艺场:引种白茶,为村民开辟致富新路

  晨雾渐散,朝霞似锦,山坡上的茶树挂满晶莹露珠,在金灿灿的阳光下显得格外绚丽。我们不由得停住了脚步,从未见过排得这样整齐的茶树,周围是 郁郁葱葱、连绵起伏的山峦,中间是一片数百亩的茶园;茶园之上乳白色的云纱飘游群山,像仙娥在轻轻起舞。这就是我市白茶引种第一人——溧阳市横涧幽兰园艺 场卞永前营造的高山白茶基地之一的松岭头白茶基地。

  尽管目前正是采茶的当令季节,卞永前非常忙,但他还是抽出时间接受了我们的采访。

  记者:说起白茶,一般人都会想到是安吉的产品。溧阳以前没有白茶而只有绿茶,其中不乏驰名中外的名茶,当时你有自己的“铁饭碗”,为何还要冒风险第一个批量引种白茶?

   卞永前:上世纪80年代后期,溧阳南部横涧山区还地处偏僻,人流、物流、信息流被大山阻隔,农民致富的信息不畅,虽然拥有大片的山地资源,但大多种植一 些芝麻、黄豆、山芋等旱地作物,收入很少,慢慢的大片山地被荒弃。眼看着乡亲们“靠山不能吃山”,我作为横涧多种经营推广站站长,有责任向农民推广农业新 品种新技术。以前在学校我学的是茶果专业,而横涧山区的气候条件又非常适宜发展茶果生产,完全有用武之地。我就动员当地农民承包荒山,发展茶果生产,但由 于大家市场观念淡薄,谁也不敢先吃“螃蟹”。

  于是,我决定自己做给农民看,带着站里的几个人到安吉去考察,从中获悉,白茶种植需要有特 定的环境:主要是达到一定海拔高度的山坡及坡地朝向等。在一定高度的山区,雨量充沛,云雾多,空气湿度大,光照达到要求的砂质微酸性土壤,这些都很重要。 从安吉回来后,我就一头扑进了对白茶基地的选址中,花了一个月的时间,踏遍了周围大大小小数十个山头,最后把目光定格在松岭头那片荒山上。这里平均海拔为 180米,植被覆盖率在90%以上,四季雨量充足,温度适宜,是白茶生长的良好区域。当时我们就以推广站的名义承包了松岭头100亩荒山,创建了全市第一 家白茶基地。

  记者:要创业,肯定是艰苦的,你们是如何战胜困难,获得成功的?

  卞永前:面对荒山,开始时也感到手足无措,但我们不怕苦,大家抱定一个宗旨,一定要种出我们溧阳自己的白茶,做出榜样,为村民开辟一条新的致富路。

   我们十几个人开始了一场垦荒战,经过三个多月的奋战,100亩荒山终于全部种上了白茶,使荒山变成绿洲。经过精心呵护,茶园生机勃勃,当地村民也沾上了 光,不用出村就可以在茶场就业,大家开始信服了,经常有人来打听种白茶的情况,我也毫无保留地把自己学到的和创造的经验都告诉他们。

  记者:你获得成功后,为什么又把白茶基地转让给别人呢?

   卞永前:当年,改革的浪潮把事业单位推向了风口浪尖。我所在的推广站也被列入改革之列,经过多轮竞争,溧阳的第一个白茶基地改制给了当地一位农民,看到 自己一手创建的茶园变成了别人的产业,我心里也有很大的失落感。但是在经过短暂的徘徊后,我很快就调整了心态,我是这样想的,铁饭碗终将被打破,政府肯定 会鼓励更多的人自主创业,于是,我就开始物色自己的第二块“试验田”。在横涧的长安桥村,我终于又找到了自己的理想之地。这里山美水清,云湖水库环绕翠谷 之间,我决定个人出资800万元再次在长安村建立白茶基地。经过多方协商,300亩白茶基地在人们的惊叹声中又建立起来了。2010年又在紧挨长安村的松 岭头山建立了200亩白茶基地,这样我一共有了500多亩松岭头、长安村两块白茶基地,同时,还在长安桥村创建了一个园艺基地,并给基地取名为“幽兰”。

  记者:我听说种茶是一回事,制茶又是另一回事,你们是如何把好质量关,制作了在市场上有竞争力的白茶?

   卞永前:从种茶,采茶到制茶,这里面有很多非常重要的环节,不能有一丝马虎。为了做到高起点种植,我们首先实行标准化布局,碧绿的茶园由红枫分割成数 块,远远看去红绿相间,非常美丽;其次实行标准化管理,严把生产关,严格按照有机化产品标准生产,施有机肥,用生物药;同时,严把加工关,实行清洁化生 产,建立了严密的生产检测体系和严格的质量保证制度。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白茶 茶园 茶叶 园艺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