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菏泽网消息 走进牡丹区胡集镇,公路两旁的板皮加工厂厂房林立,木材堆积如山,正在晾晒的板皮一眼看不到边,满载着待加工的原木、板皮的货车排成长龙,厂房里机器轰鸣,旋切机、电锯等加工机械在紧张作业……到处一片繁忙景象。
“每包是60张板皮,每天要晒一百多包,尽管我们请了八九个工人,可还是忙不过来。”在该镇黄屯村,正忙着晾晒板皮的村民王爱娇干劲十足,脸上的笑容荡漾着幸福和喜悦。她和丈夫从事木材加工已经十多年了,每天凌晨三点,都要到自家的作坊里搬运原木、旋片切割、晾晒板皮,每年收入可达十万元。
“俺们村共有560户,家家都干起了木材加工,大多经营的是‘夫妻店’、‘兄弟店’,不少村民靠木材加工买了小汽车,盖起了楼房,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到俺们这里来打工的人可不少哩。”该镇黄屯村村支书黄继合得意地说。当地的木材加工不仅带动了周边劳动力来这里打工,就连江苏、河南等地的村民也来这里淘金。
据了解,全镇杨木旋皮加工点总数达到1000余家,年加工木材200万方,形成了胡集、黄屯、王屯、尹集、龙凤5个木材加工专业村。吸纳就业劳动力15000多人,其中外来务工人员达到7000人,辐射带动林木种植基地20万亩以上。
在该镇木材加工产业园的博鑫木业厂的车间里,伴随着隆隆的机器轰鸣声,木屑纷飞,工人们围在机器前有序忙碌着。一张张板皮通过滚胶、修补、热压等程序,用于建筑的模板从机器里吐了出来。
“我也是从农家作坊起家,后来积累了资金,和朋友抱团闯市场,做大木材加工的‘蛋糕’。”公司负责人毛殿雷坦言,公司生产的建筑模板销往宁夏、东北、大庆等地,年利润在50万左右。像他这样规模的企业,在当地就有六七十家。
“当大家都忙着搞板材加工生意时,却被电卡了脖子。由于农配网变压器容量不够,致使供电能力和质量不能满足村民的用电需求,木材加工业要规模发展用电没了保障。”该镇人大主席马洪浩介绍,为了激发木材加工业的发展活力,该镇党委、政府制定了切实可行的优惠政策,为企业发展搞好服务,实行园区化管理,形成了胡集、刘庄、毛庄3个木材加工企业聚集区。同时加大投入,架设高压线,建设35KV变电站一处,彻底解决了用电不足问题,并成立了木材加工协会和木材交易市场,使得大小木材加工企业如雨后春笋般迅猛发展起来。
随着产业的升级,下脚料也能变废为宝。木材加工业由初成品向成品板、高密度纤维等高质量的成品板方面转化,拉长了产业链,增加科技含量,提升产品档次,增加了群众收入,有了产品优势,逐步形成了种植、运输、加工、销售为一体,企业和基地相联合的发展格局,农民的致富路越走越宽广。
“政府有优惠的政策扶持,当地又有丰富的原材料,我们采用国外先进的设备,再加上专业的技术,可以将下脚料加工成均质刨花板,而且甲醛释放量低,不刺眼,可用于生产橱柜、家具装修等,市场前景十分广阔。”木成林板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孙继连满怀信心地说,由于自己在大学时期学的是木材综合利用专业,有一定的技术,就在这里投资建厂。如今该厂年产量5万立方米,产100多万张板,年利润达八九百万元。
“随着林木加工规模逐步扩大,木材加工已成为胡集镇的主导产业之一。”据马主席介绍,该镇投资过百万元以上木材加工企业达到60余家,其中投资过5000万元以上的木材加工企业达到6家,投资过十亿元的亚联木业正在动工建设,可再带动500家以上木材旋皮厂,直接和间接增加5000个以上就业岗位。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zf/ngtd/2012-03-23/290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