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事态严重到什么程度啊当时?
黄文广:因为我们每一天生产出来的东西,全部都没有收成,只有花费,全部都没有收入。所以长期下来已经赔了才有几个月赔了将近一百万进去。
黄文广开始到处请教技术人员,最后得知杏鲍菇问题频出的关键所在。
给菌包灭菌是种植食用菌的一个关键的环节。黄文广种植杏鲍菇时使用的灭菌设备是当地种植平菇沿用下来的低温炉,一般平菇菌包灭菌需要4个小时,杏鲍菇菌包灭菌时间要长得多。没办法黄文广就一点点延长灭菌时间,慢慢试验,最后到了36个小时才算灭菌成功。
黄文广:我发现这样能成功我很高兴,但是高兴之后越来越困扰了,每天烧锅炉的人都要一天将近两天的时间,待在那一边,人一定体力有限啊,所以说到半夜睡着了,这个煤炭没有供应上,灭菌炉就会冷却下来,又要重新再来。
杏鲍菇菌包虽然灭菌成功,可是费时太长。周围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质疑黄文广选错了项目。
黄文广:人家给你说不好,你真做不来,是不是人家会给你说,给你讲你就不听,对不对?
记者:因为当时劝你不做的人太多了是吗?
黄文广:很多人。包括我家人都不看好,所以你不会,你就不要去做,赔了好几千万的钱。你赔掉,钱是小,但是你要知道,人家嫌弃你啊!你听起来不舒服。对不对,所以你才会有压力,但是压力在人生中压力也不是不好,压力可以去产生动力,我绝对要成功。
那段时间黄文广愁得一夜一夜睡不着,从2006年下半年开始头发更是掉了一缕又一缕。
这张照片是黄文广2004年来福建之前在台湾拍摄的。
黄文广:你看我头发还那么多,你看,很多,是不是?
记者:这是哪年的?
黄文广:这个差不多我来之前照的。
记者:来之前?
黄文广:你看我在家容光焕发,来做这个杏鲍菇真得花费了太多太多。
记者:帅气。
头发愁掉了不少,黄文广该如何度过难关呢?画面上的这个长七米高两米的椭圆形设备就是黄文广历时13个月,自己设计的高温灭菌炉。它的四周都由厚的钢板,钢钉固定而成。这个高压炉也正是成就黄文广杏鲍菇生意的制胜法宝。
记者:这个钢板挺重的是不是?
记者:对,里面有点变形了,再过几天要修。
记者:好重啊感觉,看你们好费劲。现在整个这周围全是这样的钢板吗?
工人:对啊,就是用钢板的,两层的。
记者:全部都是钢板,然后给它全部密封起来是吧?
工人:对啊,密封。好像那个高压锅一样,要密封,那个气跑出来它就没有用了。
记者:你们以前是这种的吗?
工人:以前没有。
记者:以前是什么样的啊?
工人:以前是强压的,钢板薄薄的。没有压力。现在要有压力啊。
记者:以前那个薄薄的钢板要是杀菌需要多长时间?
工人:那个36个小时。
记者:36个小时?
工人:对啊。现在是改用5个小时。
记者:多少?
工人:5个小时,你看看时间差多少。
农业局局长:这个是杏鲍菇生产过程中一个关键的技术,这个技术他自己成功以后呢,我们其他的厂也跟他学习,带动了其他厂的发展。所以这个杏鲍菇现在他是产量非常稳定,还有一个质量非常好,他现在生产的菇每天都供不应求。
到2008年,黄文广靠卖杏鲍菇挣来的钱在南靖县又投资新建了三个厂。三个厂的杏鲍菇加起来每天能有35吨的产量,产品更是远销新疆等地。
记者:师傅你这是从哪来的货车啊?
司机:从乌鲁木齐过来的。
记者:乌鲁木齐那么远啊,这次拉多少过去啊?
司机:拉一千多件。
记者:从福建到乌鲁木齐有多少路程啊?
司机:不到五千公里,四千多公里。
记者:那需要跑几天?
司机:一般路上不堵车的话要四天。
记者:四天?那四天这个杏鲍菇的品质会受影响吗?
司机:不会受影响,因为这个杏鲍菇是耐运输的嘛。
2008年以后,黄文广因为杏鲍菇生意做得好,被当地人称为聪明的台商。也就是在这一年,当地有了一种说法,一个台商很聪明在山下种蘑菇他叫黄文广,还有一个台商很傻,在山上种咖啡。这个傻台商和黄文广的财富计划有什么关系吗?要解开这个答案还得从一件尴尬的事情说起。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zf/ngtd/2012-03-08/206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