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致富信息 > 致富杂谈

“小水芹”做成亿元产业 宜兴“一村一品”致富路


 

  新春佳节,当广大市民还沉浸在浓浓的喜庆气氛中,宜兴市万石镇后洪村的农民却早已忙碌在田间了。这个在宜兴远近闻名的“水芹村”,水芹种植面积达2000多亩,年销售额数亿元,当地一大批农户靠着自己的勤劳双手走上了致富路。

  “小水芹”怎么会做成亿元大产业?1月28日,记者来到后洪村,只见这里成片的芹菜田一望无际,田里的水芹郁郁葱葱长势喜人,不少身穿胶衣的农户正浸泡在水中忙着采摘。“辛苦一点也是很值得的!”农户谢玉西笑呵呵地说,虽然种植水芹比较辛苦,一年到头忙忙碌碌,数九寒冬还要浸泡在水中,但经济效益也很可观。“以前种稻每亩收入不到一千元,现在一亩地能有六七千元呢!”老谢说,今年水芹市场行情比较好,每公斤价格一直稳定在5元左右,春节期间零售价更是达到了10多元,比其他蔬菜高出不少。

  后洪村党总支部书记濮焕中告诉记者,这阵子正是水芹销售旺季,每天这里都有10多吨水芹被装上汽车,运往无锡、南京、上海等地的各大农贸市场。“我们发展水芹产业还有一段曲折的故事。”濮焕中说,后洪村原本是一个以种粮为主的贫困村,起初村里准备调整产业结构时,很多农户由于缺乏技术,都心存顾虑,不敢冒风险。为此,村里首先创办了一个60亩的示范基地,由村干部带头种植摸索经验技术。结果一年下来,基地竟然取得了30多万元的净收入。村民们吃上了“定心丸”,纷纷加入到了种植行列中。

  随着规模不断扩大,村里组建了“丰汇水芹专业合作社”,濮焕中担任理事长,采取“合作社+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统一注册了“陶都牌”商标,全力做大做强这一特色产业。合作社还摸索出一套夏芹栽培技术,可以“一年四季”进行种植,大大提高了产量和效益。目前,全村种植户已发展到500多户,亩均净收入达上万元,并获得了“江苏省无公害蔬菜基地”称号。当地很多过去找不到工作的大龄妇女,如今在基地上打工年收入也有2万多元。去年受市场行情影响,水芹售价大幅下跌,合作社制定了比市场价高出近一倍的保护收购价,补贴给农户20多万元,有效维护了他们的种植积极性。

  据了解,宜兴大力实施“一村一品”强村富民工程,积极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开展农业规模化、标准化经营,打造了一大批地方特色品牌。目前该市已有各类农业特色村100多个,高效农业面积达到47万多亩,有力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水芹 芹菜 经济效益 农民增收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