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大棚背后的青春实验
种田,怎样成为了事业
报道组 李迪刚
走进海宁市马桥街道民胜果蔬园区,眼前是望不到边的成排果蔬大棚。它的主人是一对大学毕业的夫妻——李燕海和童俊。为了扎根这片土地,前者放弃 了令人羡慕的外企高薪,后者舍弃了自己喜爱的教师职业。凭着坚毅和智慧,他们用5年时间,将一片荒地变成了亩均效益近万元的国内一流设施农业基地。
点点鼠标能种地
金秋的阳光洒进宽敞的办公室,李燕海坐在电脑前,双手飞快地切换墙上的6个显示器画面,逐个查看土壤翻垦整理情况。
“这叫‘农业自动化信息采集与智能喷灌系统’,也称‘农业物联网系统’。”李燕海解释道,这套系统除了可以对田头作业和植物长势实行远程视频监 控外,更重要的,是进行信息采集和远程作业,实时采集大棚内空气和土壤的湿度、温度等,并自动将采集的数据与专家库数据比对,给出相应提示,进而通过电脑 实施灌溉、施肥、通风等作业。
“以前不管风雨烈日,整天都要跑田头、钻大棚,现在点点鼠标就能完成大部分工作,鞋子上都不用粘泥。”坐在一旁的妻子童俊笑言。
从最初的滴灌管网,到大棚自动化除冰雪系统,再到眼前的物联网系统,李燕海的315亩果蔬园,已逐步成为省内颇具规模的现代化设施农业园区。
除了一流的硬件设施,果蔬园的“软件”也不赖。李燕海自豪地介绍,如今从田头管理到营销推广,打理这个果蔬园是来自全国各地的一个10人大学生团队。
主动跳回了农门
回望创业路,李燕海夫妻俩感慨万千。1994年8月26日,李燕海走出广西横县的一个小山村,跨入中国农业大学的校
门。大三那年,李燕海被公派留学以色列,学习现代农业技术。
毕业后,李燕海先后进入以色列和美国两大跨国公司驻沪办事处,从事技术推广等工作。不过,令外人羡慕的外企白领身份,却让他并没有太多的满足感。“那时,脑子里都是创业的念头。”
有想法就有行动。李燕海毅然辞职,随后直奔全国有名的农业基地——山东寿光,期待能一展身手。然而转悠几个月却一无所获,“直到口袋里只剩70元钱。”
正当一筹莫展之际,经同学介绍,他接手了嘉兴秀洲区王店镇的一个滴灌项目。凭着过硬的专业技术,李燕海掘得了8万元的人生第一桶金。到2005年底,他创办的绿源灌溉公司年收益已达百万元。
然而,敞亮的办公间,繁华的都市,仍没有打消他怀揣已久的“种田梦”。机缘巧合,2006年12月,李燕海打听到海宁马桥街道有200多亩土地正待流转。几乎毫不犹豫,他马上在23年的承包合同上签了字。
而此时,新婚的妻子童俊却犹豫了。毕竟她在杭州青少年宫的教师生涯才刚刚起步,毕竟在市区的房子已交了2万多元订金,而且刚出生四个多月的女儿更需要良好的环境……
留在天堂杭州,还是到海宁乡下?童俊最终选择了后者。从跳出农门,到跳回农门,李燕海夫妻俩做出了旁人难以理解的选择。
吃苦钻研当农民
然而,热情不等于现实。来到承包的地块,放眼是一人多高的茅草丛,脚下是满地的乱石子。要把荒地变良田,一切得从零开始,谈何容易。而当地村民更对这两个年轻人充满了疑虑。
两人的行动却让村民们很快改变了看法。2006年末,李燕海找了一辆卡车将所有家当拉到了承包地上,夫妻俩亲自动手,在空地上搭了两间茅屋,用 砖砌了灶头。然后,他们用整整一星期的时间烧荒,拣去一块块乱石。紧接着,平整土地、修路、搭钢棚……所有的苦活累活,两口子都亲自干。
刚从湖北教育学院幼教专业毕业时,童俊连苗木的样子都没见过。现在,她看一眼藤上的幼果,就知道可以长多大多重。“只有多问、多看、多想。”她说,比如请教卖苗木的、卖化肥的、卖农药的人,在网上查,跑农技中心,再试验观察。“有时在大棚一蹲,就是一整天。”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zf/ngtd/2011-11-29/174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