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致富信息 > 致富杂谈

种菜养鸭都挣钱(海外版记者走基层)


  前几天,记者来到革命老区、国家重点扶贫县河北省邢台市广宗县采访。

  种菜来致富

  在北塘疃乡北塘疃村,今年57岁的村民王荣凯自豪地告诉记者:他家现有两个大棚,一个种葡萄,另一个栽西红柿。他家大棚是县委县政府“帮助农民寻找一个增收项目”的结果。

  王荣凯说:“扶贫资金给5000元,个人拿一点,金融部门再贷一些,有两万多元就可以建一个塑料大棚。利用它种蔬菜,正常情况下,一年能收入两万元以上,比种其它农作物经济效益高多了。”经过3年的辛勤耕耘,现在北塘疃村“增收项目”已形成燎原之势,共建日光温室大棚315个,拱棚120个,主要种植西红柿、黄瓜、辣椒和豆角,棚均收入1.8万元,村民找到了一条致富路。

  为延长蔬菜种植产业链,该村还多方筹资230万元,建成占地45亩的蔬菜交易市场;为解决农户在蔬菜种植中出现的买苗难、苗成活率低等问题,该村还投资350万元建起了育苗基地,年育苗1亿株,能满足广宗县及周边县村民的种植需求。在销售中,富裕起来的北塘疃村民对本县贫困村民实行成本价供苗,不赚一分钱,对非贫困村民实行微利供苗,一般低于市场价两毛钱。为加强蔬菜管理,该村还成立了绿聚然大棚蔬菜专业合作社,与邢台银座商厦开展合作,与石家庄桥西蔬菜批发市场建立产销无缝对接联系,拓宽了市场销售渠道。

  一条产业链

  在广宗县,靠“致富项目”脱贫的村民有许多。他们有的养猪、养牛,有的养鸡、养鸭,有的种蘑菇,有的栽葡萄,有的靠培植低糖富硒西瓜而致富。


  在广宗镇南小东村,一农户建的两个大棚不是用作种蔬菜,而是作为养鸭的。村党支部书记赵恒竹说,村里的养鸭基地占地300余亩,计划建100个大棚,养鸭30万只,发展养鸭户100个,每户养3000只鸭,年收入可达1.5万元。基地运作按照龙头+基地+农户的模式发展,由扬翔集团提供鸭苗、技术等一条龙服务,每只鸭给农户0.8元养殖费,农民参与积极性非常高。

  目前,在扬翔集团的带领下,广宗县出现了27个养鸭专业村,年养鸭千万只,主要集中在广宗镇、葫芦乡、大平台乡,已形成“种鸭饲养—孵化供苗—饲料供给—肉鸭养殖—屠宰加工—订单销售”的产业链条。赵恒竹透露,农民养一只鸭可赚1.5元,一年一人出栏8至10批,可赚6万元,而且是订单饲养订单销售,基本上是零风险经营,只要有付出就会有回报。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蔬菜 大棚 育苗 扬翔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