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致富信息 > 致富杂谈

四川:宜宾柑橘供不应求 助民致富


  “今年3亩柑桔投产了,估计收入有万把块钱,比打工强”,“我种的蜜桔供不应求,外地的销售商都来收购”,“明年我还要扩大种植规模,种点新品种”, 11月14日,在翠屏区李端镇新光村当地的柑桔种植户七嘴八舌地向笔者讲起了今年的柑桔生产。

  李端镇新光村是当地出了名的柑橘生产村,很多村民都靠种植柑橘致了富,新光村地处翠屏区北大门,地理位置优越,土壤肥沃,气候适宜,年平均气温在18℃以上,适宜柑桔类经济作物生长。

  当地村民告诉笔者,早在几年以前,如今新光村的产业发展对于那时的新光村人而言是想都不敢想的事,由于受到传统农业思想的影响,当地村民基本上是“面朝黄土,背朝天”,“靠天吃饭”,先前种植的一些经济类果树还停留早已被市场淘汰的品种,无市场竞争力,产业不突出,年人平均总收入不足三千元,村整体经济实力落后于相邻其它村社,群众渴望致富的愿望十分强烈。

  “忽如春风一夜来”,2005年,李端镇镇党委、政府根据当地的气候和土壤,在经多方论证的基础上,提出了“农技作支撑、旅游开新路”的新路子。在这一富民政策的引领下,先后组织林业、畜牧、水产等方面的专家对包括新光村在内的6个村社100余党员干部、致富能手、种养殖户进行系统农技培训;同时,拨出专款送他们到省内农业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进行学习,并在每个村建成农家科技书屋,方便群众查阅资料。

  “一石激起千层浪”,村民罗永财至今对政府扶持种植业的事情还记忆犹新,他说“那时政府派来的工作队天天下基层,逐家逐户宣传推广新品种果树,也是那个时候,我自家的规模一下从原有的3亩扩大到今天的10余亩,没想到今天栽种果树的经济效益连我都无法想法,经济效果很明显。”

  为使柑橘生产走向规模化、正规化生产的道路,加强对果农的种植技术指导和病虫害防治。2007年,在当时党委政府的支持下,新光村成立了柑橘种植专业合作社。到目前为止,新光村种植户就达230余家,种植面积一千二百余亩,全村仅此一项直接经济收入达100余万元,人平均增长达1000余元。

  “我们新光村的柑橘品种不仅有沙糖柑、天草、碰柑、蜜柑等市场上畅销的品种,还有其它果树如梨和枇杷等,市场潜力很大”。新光村柑橘专合社理事长易天星向笔者说,“现在都采用薄膜水果树上保鲜技术,水果能在树上长久保鲜,现卖现摘,可持续到春节,每公斤还可多卖1元以上,经济效益非常明显”。

  “我不仅经营果树,还从事对外嫁接指导工作,就我们村搞嫁接技术的有30多人,专合社长年组织我们到周边县和外地产果区承包果树的嫁接工作,每次外出两三个月,收入可达2至3万元”,村民徐中虎笑着说“前两天重庆那边还打电话过来,又要我们过去搞嫁接,现在忙都忙不过来”。

  李端镇一相关负责人告诉笔者,目前全镇优质柑橘种植面积就达8000余亩,种植业的迅速掘起,让李端镇的村民尝到了“甜头”,致富后的村民不仅修起了漂亮的小洋楼,还依托果当地的生态自然环境搞起了农家乐,每到周末,生意很是火爆。

  又到一年收获的季节,笔者站在新光村的果树林里,放眼望去,一片片满似金黄的柑橘把连绵不断的山坡妆点着格外引人注意,硕大的果实把树枝压弯了腰。林间,忙碌的果农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兴奋地把一颗颗果实从树上摘下并包装好。村路上一辆辆挂有外地车牌的农用车不停地从新光村进出,它们不仅把新光村村民的劳动成果远销到外地,更把新光村人的希望和梦想带到更为广阔的天地。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柑橘 果树 柑桔 嫁接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