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致富信息 > 致富杂谈

琼海市潭门镇福田村党支部带领村民致富


  今天上午10点半,酷热难耐。琼海市潭门镇福田村中村小组,4户人家的平房快完工了,汗流浃背的施工人员,忙着递砖、砌墙、锯木……“下半年辣椒行情好的话,估计明年又有一批新房要开工了!”

  福田村委会副主任李平一边带着记者驱车绕村,一边说道。

  确如他所说,记者发现,整个福田村,水泥院子,瓷砖墙壁,几乎户户住的都是漂亮的房子,不是小洋楼,就是新修不久的阔气平房。

  记者了解到,福田村去年的社会生产总产值超过1亿元,人均生产性纯收入1万余元。可就是这个福田村,全村7成以上土地是海滩涂,不毛之地。贫穷落后,是福田人曾经的印记。

  贫困村变成富裕村

  这几天,可忙坏了中村小组的符式虎。家里正装修,自己本来就走不开。但是时令到,该下种了。

  昨天,他和老伴忙乎了一天,在屋前下了120个塑胶盘的辣椒种,用塑料薄膜小心盖好。“这是第一批种,总共准备种8亩辣椒。去年是我老婆种的,行情好,她一个人挣了几万块钱。”56岁的符式虎快人快语。

  他说,自己也没闲着,在陵水和村里另外3个人合种西瓜,200多亩,去年每亩净利润三四千块钱。“收入还不错。我还有5亩多鱼塘呢,日子是越过越好了!”

  而在市后村小组的村头,一垄垄绿油油的小白菜,有些能摘下来卖了,有些还待时日。勤劳的杨全芳正在田间忙碌。“我有4亩多菜地,如果天气好的话,基本上每个月有20多天都能有菜卖。”他开心地告诉记者,“今天下午我又要去收购点卖了,这次多一些,400多斤吧。”

  杨全芳说,目前小白菜能卖八九角钱一斤,除去成本3角钱,一斤能挣五六角钱。自己种了30多年的菜了,早就盖上小洋楼。

  “眼下的福田村已经大变样了。”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黄田春欣慰地说,原来的贫困村现在成为琼海知名的富裕村。全村95%农户盖了新楼,“辣椒楼”、“西瓜楼”、“养鱼楼”比比皆是,有的在琼海市区盖起了宾馆、酒店。还有30多户人家买了小汽车。

  调整村产业结构

  福田村过去是个远近闻名的贫困村。海滩涂地质贫瘠,农耕产量低,靠粮食勉强持家糊口,村民一直富不起来。如何带领村民脱贫致富奔小康,摆在了村党支部的面前。

  “种粮食不行,咱种其它的行吧,种其它的不行,咱做生意行吧。”黄田春说,村干部集体认真研究后,觉得调整产业结构才是根本出路,只有及时调整村里的产业结构,村民才能早日脱贫。

  村里邀请农业专家来考证,认为福田地区比较适合种植瓜菜等产业。省里、市里来的科技专家、技术员进村入户上田头举办各类培训班,教授新技术。长期的教育培训、参观学习,村民群众的发展观念普遍增强,创业致富的人越来越多。

  为了打消村民顾虑,村党支部先引进一家公司到福田村种植300亩辣椒,当年就取得可观的经济收益。公司在福田种植湘椒的成功,增强了村民信心,不少农民都跟着种植辣椒,收入从此一年比一年好。

  难能可贵的是,福田村党支部站得高看得远,对全村田地、荒坡做了全面规划。根据村里实际情况,以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将全村划成官塘、夏试、福田三个经济发展片区。福田片重点发展“菜篮子”、运销加工和餐饮业;官塘片重点发展西瓜、禽畜饲养和反季节瓜菜;夏试片主要发展淡水养殖和土木建筑业。村党支部对三个片区进行科学分类指导,做到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宜加工则加工,宜运销则运销。

  产业结构的调整,使福田百姓日子一天比一天好。如今,福田人每年种植冬季瓜果菜面积2500亩,种植西瓜6000亩,鱼塘养殖550亩。

  从改变观念入手

  “什么都容易改变,就是人的观念最难转变。”黄田春对村干部和党员思想观念的转变体会最深。每年,他都从自己腰包里掏出一笔钱,把全体村组干部和部分党员送到长三角、珠三角和省内市内先进地区参观考察,感受改革开放带来的新变化,促动思想观念的转变。

  在农村,致富带头人尤其重要。“我们‘两委’成员每年收入都在10万元以上,给村民做致富的榜样。”李平说。

  黄田春在村里建了容量600吨的冷冻厂,家业得到扩大。他告诉记者:“我办这个冷冻厂主要目的不是赚钱,而是在发展农村新兴产业方面给村民带个头,推动福田地区发展壮大反季节瓜菜种植规模,保证农产品的储存销售,防范市场风险,不能让村民因市场变化而遭受损失。”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辣椒 西瓜 土地 小白菜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