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致富信息 > 致富杂谈

“木耳书记”马志坚


 听人说杜尔伯特县克尔台乡西新村党支部书记马志坚是有名的“木耳书记”,记者便驱车前往一探虚实。
  一进村便打听马志坚的家所在。村民说:“那个门口正在往车上装成箱木耳的就是他家。”

  说到种木耳,马志坚黝黑的脸上挂满了笑容。他伸出两个手指头:“就去年一年,我领着村里10户人家种植木耳,种了6万袋,赚了20万块钱。”

  陪同采访的克尔台乡乡长王越壮笑道:“我们乡都沾了老马的光,县委书记都来我们乡两趟了,就为了看他种的木耳。”

  记者问当初为啥要种木耳时,马志坚说:“我们西新村家家都有一个比较大的园子,少的五六分,多的一二亩,有的人家种些蔬菜,有的人家干脆荒着不种。村屯周边的林地也都闲着,当初就想得利用这些地干点啥,让村里人在不耽误养牛的情况下再多一项收入。”

  2008年,通过考察学习,马志坚选择了技术含量低、劳动强度小、生产周期短、市场前景好的黑木耳项目。然后在自家庭院的三分地里进行试种,一个半月后纯收入达到3000多块钱。2009年,他投入3.2万元,完成了500平方米厂房改造,购买了装袋机、接菌箱、菌筐和灭菌锅,实现了自主制菌、养菌和栽培。

  马志坚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木耳分春木耳和秋木耳,春天种一茬,秋天种一茬,一茬一个半月就收,一亩地能栽一万袋,平均一袋赚1块钱,一亩地能出1万块钱,而且还不和种粮食,养牛争嘴。

  “春节快到了,大家送礼都图个好看,我就把村里的木耳都统一收上来,装箱包装,这样每公斤木耳还多赚10块钱,去年共产了优质木耳3000斤,赚了18万,挑剩下的,就低价处理。外面那一车就要拉去齐齐哈尔的,现在库里的木耳几乎都卖完了。”马志坚说这些的时候,脸上一直挂着笑容。

  今年,马志坚打算在全村推广这一项目,还要扩大生产规模,注册商标,形成产业链,让全村的人都富起来。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木耳 蔬菜 老马 林地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