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致富信息 > 致富杂谈

他,带动500菇农共致富



图为刘军与妻子在大棚里研究食用菌生产技术。

  近日,笔者在浦东新区大团镇邵村村看到,上海源陆食用菌专业合作社10多位员工正围着菌种装袋机忙碌着,有的在拌料,有的忙着将培育的食用菌料包发货装车,一派忙碌的景象。走进温暖如春的菇房,只见鲜嫩的秀珍菇、姬菇、蘑菇等纷纷从菌棒包里探出身子,长势旺盛。据合作社“掌门人”刘军介绍,如今食用菌品种多,草菇、秀珍菇、姬菇等已实现四季生产,一年四季都有食用菌上市。
刘军是远近闻名的种植和培养食用菌能手,经过多年创业,已拥有食用菌菌种厂、食用菌研发基地、珍稀食用菌生产基地。2005年,刘军成立了上海市源陆食用菌专业合作社,通过将分散经营的南汇、奉贤、浦东、嘉定、松江、金山等地的100多户菇农组织起来,推行标准化生产,实行统一菌种、统一生产技术和标准、统一品牌、包装和价格,统一组织销售的方式,提高了食用菌的品质,打响了品牌,也提高了菇农的效益。该公司注册的“源昌”牌系列食用菌被认定为上海市无公害产品。小刘食用菌培育场被列为上海市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和浦东十佳种养基地。近年来,上海源陆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又在奉贤区奉城镇北宋村租地38亩建立了食用菌生产基地,成为当地食用菌生产的龙头企业。


走南闯北引新品
大团镇曾是远近闻名的“草菇之乡”,后由于当地缺乏生产食用菌的原材料及技术、销路等原因逐渐衰落。1998年春,青年农民刘军创办起了“小刘食用菌培育场”,他对食用菌生产的前景充满信心,一是因为他的父亲老刘是当地小有名气的培育菌种技术员,技术上有依托;二是他观察发现,食用菌被誉为绿色健康食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食用菌的市场需求量与日俱增。为采购原材料,他每年前往山东、河南、江苏等地采购棉籽壳、废棉;还自费到福建、浙江等食用菌生产地学习取经。小刘食用菌培育场越办越兴旺。
过去,当地的食用菌生产品种较少,大多以蘑菇、平菇、草菇为主,而且生产技术水平较低,菇农的效益也不高。在上海食用菌技术推广站专家的指导下,刘军注意收集了解食用菌生产信息。为寻觅新品种,他多次远赴福建、浙江等地的一些食用菌生产基地学习取经,先后引进种植了秀珍菇、金针菇、姬菇、茶树菇、杏孢菇、白灵菇、金福菇等10余个新种,先在自己的菌菇场培育试种,探索栽培技术,种植成功后就向菇农推广。
前年,刘军得知福建屏南县已引进培育出了一种抗高温的珍稀金福菇,他立即前往实地考察,得知这是一种肥大嫩白、味道味美、营养丰富的珍稀食用菌。引进试种后,经过一年的摸索实践,栽培获得了成功。这一菌菇新品在市场上一亮相就十分畅销,每公斤可卖到14元,价格高于蘑菇、草菇、姬菇等。金福菇很快成了当地菇农增收的“金娃娃”。


科技创新增效益
小刘对传统的食用菌生产方法进行“改革”。他根据福建、浙江等地生产食用菌的经验,采用制作罐头型的“原料包”的方法,将种菌接种在原料包里。生产者只要根据技术资料控制温、湿度,食用菌就可一茬茬收割,大大降低了生产的劳动力成本和技术难度,受到菇农欢迎。他投资10万余元添置了的制菌机,建成了培养室、研发车间和生产基地,对菌种培养、接种等生产工艺,制定了操作规范,指导菇农严格按标准化技术生产,提高了生产质量和效益。他还采用“温室种植”方法使草菇、秀珍菇等实现了周年化生产。他与上海食用菌技术推广站联手开发新产品,在生产秀珍菇、姬菇、金福菇等稀有品种上形成了优势,丰富市民“菜篮子”。
小刘食用菌培育场以培育菌种和生产食用菌为主业,目前产品有草菇、秀珍菇、金针菇、姬菇、茶树菇、杏孢菇、白灵菇、金福菇等20余种,食用菌年产量达到500多吨,销往本市城乡市场。由于培育的种菌质量好,还每年向市郊和外省市的菇农提供100多万包种菌,并提供技术服务、销售服务。


带领菇农共致富
上海源陆食用菌专业合作社以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带动了500多户农户走向致富。菇农遇到疑难问题向他求助,小刘总是真情相助、上门服务,并在生产原材料、技术、销售等方面为菇农解决后顾之忧。小刘食用菌培育场被列为上海市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和当地农业新经济组织、十佳种养基地等。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食用菌 草菇 生产基地 蘑菇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