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致富信息 > 致富杂谈

广州:农民致富闯出“横栏模式” 花木特色农业助增收


  “村里的休闲广场,一到晚上就有很多人跳舞,我看一圈,然后就到一河两岸边的健身器材上锻炼锻炼。”李梳仔说自己越活越年轻了。

  退休之后的李梳仔,给自己安排了很多事情。他说现在吃东西也讲究质量了,还经常和儿女们到广州、珠海等周边城市走走看看。

  冯广伟告诉记者,新茂村80岁以上的老年人有90个,90岁以上的老人有9个,他们都是村里的“宝贝”,每年村里都会为老人们举办联欢聚餐晚会,为90岁以上高龄的老人送一个金牌。

  发展经济落脚点是改善民生

  横栏镇镇长梁容培谈壮大产业经济与提升民众幸福感

  记者:我们在采访途中发现很多虾塘被改造来种植花木,为什么这样做?

  梁容培:三沙村和五沙村这样的改造多一些。由于横栏花木产业的壮大,尤其是古神公路开通后,这两个村的地价明显提升了。大家一算账,种花木比养鱼虾的收益要多好几倍,而且风险也没有养鱼虾那样大。

  我们也不是让各村都“一窝蜂”来改鱼塘种花木,政府有一个调控,适合什么产业就发展什么产业。比如六沙,就是以养殖业为主。

  记者:如何实现三大产业的协调发展?横栏有何具体思路?

  梁容培:“沿区”,做大做强工业经济。我们在财政偏紧的情况下,优先安排基建资金,加快配套好茂辉工业园区和永兴工业园区路基、路网、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为客商进场施工创造条件。今年前11个月,全镇新立项项目177个,总投资额为22.3亿元。目前全镇工业企业1500多家,其中规模企业228家,工业经济占全镇经济总量60%以上。

  “沿路”,我们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依托古神公路和新岐江公路的交通优势和三沙花木的品牌优势,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整合土地资源,对低产鱼塘重新调整、统一规划,开发花木种植业,农地价值明显提高,村集体经济和村民收入增加显著。

  “沿江”,我们引进农业生态旅游项目,带动三产服务业。引入的“水·印·江南苑”旅游项目已被市政府列为2010年现代服务业重点项目,目前正积极申请成为省重点项目。中心区、三沙片、四沙片三个商圈雏形渐现,为群众提供一个消费的好去处。

  记者:发展经济的同时,横栏很注重改善民生,具体有哪些亮点?

  梁容培:首先得解决老百姓的后顾之忧。截至11月中旬,全镇10个村一个居委会共39577人顺利实现“农保”过渡到“城保”。其中有6937位是老人。

  对于一些就业、创业困难的群体,我们采取了很多创新模式。比如,组织各类技术信息培训班,拓宽农户信息渠道。又比如,创办“农业工作坊”,帮助四五十岁的人灵活就业、改善生活。自今年7月成立以来,农业工作坊在册登记并参与劳务派遣200多人,其中妇女132人,收入最高每人每月1600元,最低每人每月750元。

  新茂、贴边、裕祥、三沙、五沙、横西等村投资推动“一河两岸”环境改造工程,使村容村貌发生了巨大变化,村民反映很好。各村主要路段都安装了路灯,部分村设有篮球场和休闲小公园、健身广场,让村民休闲娱乐有去处。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休闲 土地 种苗 锻炼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