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致富信息 > 致富杂谈

以茶为媒 开启茶农小康之路


  雅安种茶历史悠久,茶业发展成为农业特色经济产业的领头羊,全市茶叶基地面积超过50万亩,三分之一的农户种茶维生,茶叶成为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
不管是茶叶基地面积,还是基地管理水平,雅安都迈向了更高层次。
而名山县茅河乡万山村,就是雅安茶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万山村的村民,就是雅安茶农开启致富之路的一个个典型。

人物一
彭治明推广茶叶种植的见证者
现年68岁的彭治明曾是名山县茅河乡万山村的会计,1973年到1985年,他一直为村里大小事务忙活着。
12月21日下午,冬日的阳光温暖明媚。彭治明坐在屋前的方桌旁,手中捧着一本略显斑驳的书,一道柔和的光线映照在他脸上。他的宁静专注和旁边修路的热闹,他家的古朴小屋和周遭耸立的高楼,昭示着万山村正在发生的变化。
听说记者的来意,彭治明合上书,回忆起生产队时期的过往。
1980年以前,万山村家家户户种橘子,“好的时候能卖到七八角一斤。”可是,好景不长,由于市场变化,1978年,橘子价格一路狂跌,跌到1角多左右一斤,每家每户的年收入从每亩2000多元骤降至200多元。种橘子入不敷出,农户们的辛苦没回报,种植橘子的热情也慢慢消减。
出现问题就解决问题。在当时名山县委县政府的分析研究下,万山村根据土壤条件、地理位置,准备推广茶叶种植。
上边有安排,万山村的几个生产队开始给农户发放“茶果子(茶种)”。可是,村民们的顾虑重重,一时间质疑声四起,“那东西(茶叶)能挣钱吗?”
彭治明家里也是反对声不断,“那东西种不得哦,万一亏了,劳神又费力。”彭治明是一家之主,又是大队干部,“干部要起好带头作用!”“干!”按照人均15斤—20斤的份额,彭治明家共八口人,共分得150斤左右的“茶果子”。
因缺乏种植热情和种植经验,村民们把发来的“茶果子”随机扔到田里。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几年以后,茶叶也带来了可喜收入,农户们的年收入回到每亩2000多元。
见此情景,没种茶的农户心动了,中途把茶树砍掉的农户后悔了。在第二次发放“茶果子”时,农户们由第一次的漠不关心变成争先恐后地领茶种。
随后,茶叶种植在万山村推广开来。彭治明家里的怀疑声也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红红火火的种植热情。
逐渐,茶叶不够卖了,种植技术不够用了。对科技的渴望,在整个村落蔓延开来。1985年到1986年,通过老一辈茶叶专家的潜心选育,产量更高的良种茶,替代老川茶,在万山村推广。

人物二
赵华伟种茶开启家庭致富路
1994年,因为婚姻关系,22岁的赵华伟从名山县新店镇来到茅河乡万山村。初来乍到,两手空空,当地的风俗习惯让赵华伟压力很大。他在当地是为数不多的知识分子,看问题的态度和普通农户不同,他深信总有一天能带领全家致富。
1995年以前,赵华伟家里种了油菜、玉米、小麦……粮食和蔬菜都不用外供,再加上喂了几头猪,吃穿用是没问题,可是要奔小康,经济条件还差一大截。
怎么办?赵华伟蹲在自家门口抽闷烟,望着房屋周围的树林,和门前蜿蜿蜒蜒的泥巴路,他陷入了沉思……
因为对致富的渴望,也为证明自身价值,赵华伟开始考察市场,“我们这里适合种茶,而且邻居家的茶卖得还不错,我也种点。”赵华伟心里有了一张谱。“说干就干。”1995年,赵华伟就把菜地和小麦地改成了茶园。
改变让致富有了门路。自茶叶开始收获,赵华伟家的年收入就开始递增。现在,由于茅河乡的整体规划,赵华伟家搬到了新区,住进了小楼房,门前的水泥路四通八达。
“现在除了有5亩茶地,还种了花卉草木,养了几头猪,年收入有七万元了。”赵华伟的年收入早就突破万元大关。现在,生活好了,人的气色也不同了,赵华伟觉得实现自我价值的感觉很好。
“我们是搭上了改革开放的快车,抓住了机遇。”致富路上,赵华伟不断总结,他说,“从想做到真正做,需要钱来搭桥,更需要信心来支撑。”
作为家里排行老小的唯一男丁,赵华伟现在的收入水平是最高的。对他来说,种茶不仅实现了致富梦,更带给他有尊严的生活。

人物三
陈争强开办个体茶厂第一人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茶叶 橘子 茶园 小麦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