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致富配图——娃娃鱼)
多少年过去了,山涧溪谷野生的大鲵已难寻其踪。但这条依稀存在于村民记忆中的“鱼”,如今成了茶坪河畔的安县晓坝镇黄羊村村民的致富希望。
花3.9万元
从汉中“请”回30条大鲵
黄羊村位于茶坪河的出山口。地震后新建的民居,散落在林间,白墙灰顶,很是漂亮。
在70多岁的村民周映义家,周大爷把记者带到后院,打开了一间锁着的门。昏暗的灯光下,显出一排4个1平方米左右的小池子。池子用瓷砖砌成,有10多厘米深的流水。池子里一些小鱼在游动,并没见到“娃娃鱼”。
“它们在板子下。”见记者迷惑,周大爷揭开一块搁在池子里的水泥板,下面几条约一斤重的大鲵露出真容:黑黑的像蜥蜴般的身子,在光线下不停地扭动显然,它们对突然的光亮很不适应。
“它们就吃这些小活鱼。”周大爷告诉记者,这些大鲵是他今年9月才从陕西汉中一家养殖场买回来的,刚买回时,只有七八两重。“共买了30条,花了3.9万元。”
“一条平均1300元?”
“就这个价。我买的是大苗子,再过两年就可长到近3斤,达到出售标准,一年平均可增重1斤。”周大爷回答。
周大爷邻居陈勇的家里,也养着50条大鲵,是去年进的苗子,现在都有约2斤重了。
山高水清
地震“逼”村民学着养大鲵
“怎么想起要养‘娃娃鱼’?”记者问黄羊村村支书肖毅。
“都是给地震逼出来的。”肖毅回答。
黄羊村有300多户,1100多人。村里傍山,退耕还林后只有162亩土地。“5·12”特大地震又使村里一些耕地毁损,基本没有什么地了。“我们处在茶坪河上游,如果养猪、养鸡,污染大,没有土地,养殖粪便无法处理,思前想后,很多设想都没法实施。”肖毅说。
村民杨学军、贾永德的成功,让大家眼前一亮。杨贾两人长期在外收魔芋,跑得远,见得多。前些年见养“娃娃鱼”这事干得,就自己在外面养起来,几年下来,挣了一些钱。“‘娃娃鱼’有个特点,就是对水质要求特别高,我们这里的水好,海拔也比平坝区高,以前河里本来就长 ‘娃娃鱼’,肯定适合。不如把他俩请回来养鱼,还能带动一些群众,给村里多条致富路子。”肖毅说。
目前黄羊村养殖大鲵的村民已有13户,数量达到1198条。“这个数字还在扩大。”肖毅说。
“‘娃娃鱼’是国家二类保护动物,群众养殖可以吗?”记者问。
“只要不是捕来的野生‘娃娃鱼’,办理相关许可证后,人工繁育的子二代是可以养殖经营的。目前我们正准备成立大鲵养殖协会,以协会的名义到省级渔业行政管理部门去申请养殖许可证、经营利用许可证。”
“娃娃鱼”每斤价格高达上千元,鱼的养殖周期长达3年,“干这行是高投入、高风险、高收益,村里不鼓动,但要给群众创造条件。”肖毅介绍,大鲵以前见过,但谁也没有养过。它怕光,喜静,对水质要求高,要吃活鱼虾,周大爷最怕它生病,“我们根本没有这方面的知识,如果生病就麻烦了。”周大爷有些担心。
好在安县水务局主动帮助村里的群众,不但派出技术人员指导,还办了两次培训班,传授大鲵养殖技术。但群众最希望的是,有个能带动他们的龙头企业。
规模养殖
“娃娃鱼”也有产业梦想
安县花荄镇西的安昌河边,绵阳时新水产生物发展有限公司的大鲵养殖场坐落在这里,养着6000多条“娃娃鱼”。
搞水产养殖出身的总经理刘祖培是上世纪90年代接触这行的。那时,安昌河里还有野生“娃娃鱼”。出于好奇,他养了4条大鲵,想看看到底该怎样养。
可惜的是,一次养殖场工人不小心,将普通鱼池的脏水放进了大鲵池,4条大鲵全死了。心痛之后,刘祖培决定到省外购鱼苗,继续养下去。慢慢地,他摸索出了大鲵养殖的经验,并到省上渔政管理部门办理了驯养繁殖许可证和经营利用许可证。养殖场“娃娃鱼”越来越多,到去年底达到了上万条。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zf/ngtd/2010-12-09/156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