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致富信息 > 致富杂谈

协会合作社架起北林农民致富的桥梁


  东北网绥化11月10日讯 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北林区各类协会不断转变发展思路,充分发挥农民党员队伍的能人引带作用,以专业合作社、各类富民协会为载体,加大创新运行模式,探索出了一条新形势下农民组织争先发展,富民载体相互引带的有效路子,推进了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成为北林区农民致富路上不可或缺的产业支柱。

   永安满族镇永兴村五组村民张福忠,家里有30多亩水田,2008年通过土地流转,参加了大成福水稻合作社,不但使他家的收入结构得到了转变,而且又从合作社中尝到了实惠。今年这个村又通过在寿光和内蒙古学习建立了永兴村蔬菜专业合作社,在合作社的帮助下,他建起了两栋温室蔬菜大棚。“自从我加入合作社以来,建了这两栋蔬菜大棚,现在已产500我公斤,预计这一冬天能挣十万多块钱。”张福忠高兴地说。

   大成福水稻合作社是农民党员、永兴村党支部书记贾洪涛创建的以水稻生产为主的合作社,全村入社会员147户,水田集中规模经营2570亩,合作社实行农民自愿参与、自主经营、自我发展、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运行机制,实行以统一购种、统一购肥、统一销售、统一技术规程为主的“一条龙”服务模式,通过政府政策资金扶持引导,党员能人相互引带,现如今这个村经过两年的发展和壮大,不但建成了大成福水稻合作社,又相继建成了烤烟专业合作社、农机专业合作社、玉米专业合作社、瓜菜专业合作社。特别是今年这个村在挖掘反季节蔬菜种植上破题,采取农民入股自愿参与的模式,建设一处以半地下室为主的温室大棚蔬菜生产基地,计划建设50栋,现已投入生产18栋,大棚内的各种蔬菜开始上市,既填补了绥化地区冬季蔬菜生产的空白,也成为北林区唯一的以反季节蔬菜为主的专业合作社。

   大成福水稻合作社只是北林区创建富民载体引领农民增收致富中的一种模式,近年来,北林区积极发挥农村党员干部的“双带”作用,扶持、鼓励党员干部和能人领办创办富民载体的各类协会和专业合作社。由西长发镇东达胡村农民党员侯晓义创建的益民众发养鱼协会,成立6年间,吸收会员138人,发展养殖水面1.1万亩,协会生产的“泥河鲜”牌水产品销往省内20多个城市,仅此一项每年拉动渔民增收60多万元。

   据了解,全区以党员和各类能人创办的协会、合作社共有204个,辐射农户10万余户,会员总数近2万名,农民人均增加纯收入达到2960元,高于全区人均收入200余元,协会涉及到种、养、加、农、林、牧、渔等各业,形成了多专业、多层次、多类型、多功能的组织体系,已经成为北林区农民致富路上的一个主力军。下图为养鱼协会会员在收鱼。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水稻 蔬菜 载体 蔬菜大棚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