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致富信息 > 致富杂谈

转换思路 宿豫区一农民靠肉养鸡42天赚近百万


“靠养肉鸡,42天赚了近100万元!”这个听来似天方夜谭的故事,就发生在宿迁市宿豫区一位名叫冯秀的普通农民养殖户身上!

中秋时节,记者来到宿豫区采访,放眼望去,到处是一排排蔚蓝色的标准化鸡舍,感觉置身在一个鸡的“王国”里。

换个思路,

打开农民多年心结

宿豫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袁恒告诉记者,宿豫有发展养殖业的优良传统,上世纪80年代初,全省有名的“百万雄鸡下江南”、“倒蛋部队”就发生在这里,后来由于受市场行情影响,加之产销脱节,逐渐萎缩。

很长一段时间,一提到发展养殖种植,老百姓似乎都有个逆反心理,“总认为‘政府的话不能听,叫你种啥亏啥,叫你养啥倒啥’!这个阴影和纠结如果不解决,再提发展高效农业的确很难。”宿豫区委书记曹秀明认为,“要让群众跟着政府走,就不能让老百姓做‘揪心’的事!要想让农民真正富裕起来,发展高效农业是必由之路,但是,我们绝不能走过去的老路,要逆向思维,考虑生产一定要先考虑市场,建基地必须先引‘龙头’企业。”

发展肉鸡产业之初,宿豫区首先确定的是要引进实力雄厚的加工企业,从源头解决养殖户卖难问题。

2009年3月,肉鸡加工企业“江苏益客食品”落户宿豫。据总经理公丽云介绍,企业每天加工肉鸡10万只,每年加工肉鸡3000多万只。“公司实行‘订单收购’,确保养殖户每只鸡至少赚到两块钱!而且,有多少、收多少,不存在卖难的问题。”

看到益客食品的胃口很大,很多农民心随“鸡”动。黄墩镇农民赵合富就是其中之一。他开过药店,跑过运输,是当地小有名气的“小老板”。他说,去年原打算花几十万元打个大船在运河里跑运输,但看到益客食品前途不错,决定改辙,养鸡!于是,投资200多万元建了一个鸡场,“刚开始不敢多养,5万只鸡,出手就净赚了21万。”尝到了甜头的赵合富,去年下半年开工建设了二期工程。他的养鸡二场,10栋白墙蓝顶的房屋,整齐排列。“每栋鸡舍占地1300平方米,里面全部装上自动供水、自动控温、自动供料系统,这10万只鸡一出手,估计至少也能赚他40万元。”赵合富乐呵呵地说。

如今,养鸡的赵合富成了宿豫名人,省长罗志军今年来这里调研,通过视频与他对话,鼓励他“好好干,带动更多的乡亲致富”。

真金白银,

“奖”出150个规模养鸡场

为鼓励养殖户建设现代化鸡舍,实行工厂化规模养鸡,宿豫区专门从财政中挤出巨额资金奖励养殖户,明确规定,对5000平方米以上的全封闭自动化养殖肉禽禽舍,每平方米奖励75元;对苗禽孵化项目,按实际固定资产投入20%予以奖励。截至目前,仅此一项,全区就投入财政奖补资金6000余万元,养殖户的积极性迅速升温。

与此同时,区里还全额支付,建成了区禽类防疫监控中心,在所有规模养殖场安装了视频监控设备,工作人员随时行动,及时解决养殖户最担心的疫情问题。

有了龙头加工企业作坚强后盾,有了优惠的奖补政策,有了完备的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宿豫的肉鸡养殖一路窜红,“鸡司令”、“养鸡大王”到处皆是。冯秀,是关庙镇水汉村一名水产养殖专业户,她自己投资建厂,还兼并了另一家养殖场,养殖的就是普通的“罗斯308”肉鸡。8月初,她的两个养殖场一共出售肉鸡16万只,每只鸡毛利6元左右,一下子赚了96万元。

副区长叶锋欣喜地说:“目前,宿豫已建成10万只以上的规模肉鸡养殖场150家。这些设施先进的养殖场,可以做到‘一年四季都能养鸡’,全区的肉鸡年饲养量、加工量均已超过6000万只,这两个数字,在全省各县区中均位列第一!”

肉鸡产业,

带动3.5万农民就业致富

看好宿豫肉鸡养殖的发展前景,江苏益客食品有限公司5月份又启动建设国家级综合性示范园区——凯纳尔食品工业园,企业年加工能力可达8000万只。8月27日,由中粮集团旗下公司投资10亿元兴建的中粮肉食(宿迁)有限公司肉鸡产业化项目,也在宿豫破土动工,明年底投产后,宿豫将拥有年加工肉鸡1.8亿只的生产能力。

目前,宿豫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肉鸡产业链:既有上游的饲料加工、种鸡饲养、苗鸡孵化企业,又有下游的有机肥生产企业,同时,正在积极上马熟食加工、兽药生产项目,还带动了物流配送、冷藏等相关产业。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肉鸡 估计 禽类 农产品加工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