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茶陵县金星村的龙秋华经过十八年的艰苦创业与科学管理创造了湖南农民养猪史上一个又一个神话,他从一名普通农民成长为三湘农民的养猪状元、全省科技致富标兵,全省十大杰出青年,全国劳动模范,并连续三届当选省人大代表。他创办的龙华畜牧公司成为全省农民养猪史上最具科技含量、最具竞争优势的现代样板区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农业示范区。公司拥有资产6500万元,现有种猪与育肥猪养殖示范基地2个、饲料厂1个,建筑面积32000平方米,累计出栏生猪26.1万头,创产值 40000万元,上交国家税费1000多万元,安排就业96人。2007年出栏肉猪3.8万头,创产值7200万元,目前存栏15600头,其中种猪 1826头。
信念点灯勤劳立伟业
1990年,龙秋华高中毕业,几分之差与“天之骄子”失之交臂。“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信念坚定、勤勉踏实的他没有被“黑色七月”击败,反而决心立足乡土闯出一条路来。于是,他从银行贷款6000元,建起了2间猪栏,买回了25头仔猪,迈开了人生创业的第一步。在那些艰苦的日子里,他成了猪的饲养员、保健员、清洁工,每天起早贪黑,不怕脏,不怕累,进猪栏喂料、扫粪、打针……。为了观察生猪的生活习性,他整天守在猪栏旁,几乎与猪同吃同住。“苦心人、天不负”,当年,他赚了1800元。初尝甜头的他,更加坚定了养猪致富的信心。此后,他摸爬滚打,苦心经营,不断扩大规模,到1994年,共出栏生猪达到1200头,获纯利30万元。
眼看事业蒸蒸日上,一场灾难却悄悄降临。1995年,由于该场能繁母猪不够,他从外地引进仔猪,不幸带进了潜伏性猪瘟,加上当年行情低迷,雪上加霜,一下子亏损26万元。这场灾难是常人难以想像,难以忍受,望着一头头倒下去的病死猪,龙秋华欲哭无泪,但是挫折没有击倒他,其志所向,愈挫愈奋,他认准只要技术得当,养殖必定成功,并悄悄地把养殖作为自己的终生事业,决定在哪里跌倒就在那里爬起。他买回50多本科技书籍给自己充电,一本一本地学,先后啃完了《快速养猪法》、《猪传染病的防治》、《种猪饲养技术》等专业书籍。他迎着困难,贷款70万元继续扩大生产规模。1996年出栏生猪3500头,当年扭亏盈利11万元。以后连年翻番,2004年存栏生猪达1.3万头,出栏生猪2.8万头。
信念点灯,勤劳致富,他终于在挫折中实现了事业的大跨越。
科技执本管理创效益
经过1995年的疫病风险和市场风浪的双重考验,龙秋华深知,科技出生产力,管理出效益。他将国内外养殖业的新技术、新成果广泛应用于生产实践,实行“七化”管理。品种优良化。18年来,公司先后耗资1500万元从广东、浙江、湖北等地引进祖代、父母代种猪杜洛克、长白、大约克三大系列,组成黄金搭档,配套生产当前国内外极具优势的“杜长大”瘦肉型商品猪。饲养科学化。公司从提高饲料转化率、提高母猪产仔率、提高仔猪成活率、缩短饲养周期入手,制订了科学、细致的管理制度和量化指标,要求饲养员按照生猪的不同品种和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进行精细饲养。配料精细化。公司根据不同种类生猪对饲料营养成份的不同需求,分类按比例精细配制饲料,降低饲料成本,缩短饲养周期。防疫制度化。公司实施科学的自繁自养制与全进全出制,隔绝外界病源。实行严格的防疫消毒制,坚持一天三清扫,三天一消毒,定期防疫,将猪瘟、五号病等传染病防患于未然。还投资20万元,新建兽医诊断室,对全场生猪进行严密监测,做到疫情早发现早处理,解决在萌芽状态,确保了生猪成活率。设施标准化。公司将栏舍设施不断更新升级,2006年投资 1000万元仿照台湾模式新建一个全省唯一的全封闭式标准猪场,并引进自动供水与喂料设施。技术专家化。公司聘请了湖南农大的教授和畜牧部门的畜牧兽医师担任技术顾问,并先后培养了8名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工厂化。坚持用工业化理念谋划畜牧业管理,经过多年的实践摸索,结合“邯钢”成本倒逼法经验,成功地运作了一套工厂化管理模式。对饲养员的报酬管理一改过去“大锅饭”式的定薪制为浮薪制,将员工工作绩效与工资报酬巧妙地挂起钩来。一流的科技管理创造一流的经济效益。龙华公司饲养的生猪150天出栏,料肉比为2.4:1,瘦肉率达63%,各项生产指标均居全国同行业领先水平,每头生猪比一般养猪场多赚70 元。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zf/ngtd/2010-09-27/226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