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3日,132名大学生村官接过聘书,成为省农民专业合作社兼职辅导员。132 人中,已有40多人创办合作社,其余人都在积极酝酿之中。有迹象表明,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村官选择把合作社作为开创事业、富民强村的新平台。大学生村官的加盟,也推动了合作社在农村的蓬勃发展。
创业一年,村官办起合作社
张秋香是我省2007年选派下村任职的第一批大学生村官。她所任职的泗阳县三庄乡邵道社区是个省级经济薄弱村,全村贫困户404户,贫困人口占总人口的40%。
“村民经济收入单一、农业生产效率低下,也没什么致富门路。怎么改变这种状况,我当时也十分茫然。”张秋香说。在随后的调研走访中,她发现村里也有农民搞大棚种植,但比较零散;很多人想创业,但缺资金、缺技术更怕担风险。于是,她决定力促高效农业特别是规模种植发展,并且自己带头建起了50亩的示范园。
“在示范园带动下,社区的蔬菜种植户很快由原来的两三个增加到了30多个。”2008年7月,张秋香又联合蔬菜基地的15名种植大户共同注册成立了泗阳县华富蔬菜专业合作社。合作社主要帮助种植户流转土地、安排劳动力、统一购买生产资料,统一引进新品种并提供技术指导和质量检测、产品销售,还聘请了专业的科技导师。“几个‘统一’把基地种植户有效组织起来,增强了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与张秋香随着事业发展产生“合作”想法的情形不同,2009年到丰县欢口镇欢口村任职的杨安宁,下村没多久就办起了合作社。
“任职培训时通过对合作社的了解,我感到集体的力量是无穷的,把一家一户联合起来,共享资源和资金,一起群策群力,可以解决势单力薄闯市场的问题。”杨安宁说,正好当时镇上在搞设施蔬菜示范带,他就联合村里的农技人员租了600亩地正式创业。“示范带5000亩的规模效应,加上固定的销售渠道,合作社一年能挣个几十万,年底就能还上贷款。”
借合作社之帆,走创业脱贫之路
“借合作社之帆,走创业脱贫之路。”创办合作社,大学生村官们想的是,给村民送实惠的同时带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在响水县张集乡姜圩村任职的何双双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没有成立合作社之前,村民一亩地收入仅五六千元;成立合作社后,种植规模上来了,引进效益高的新品种,销售渠道比较稳定,每亩收益增加到8000多。“以前提篮小卖,村民每天摘一点到附近集镇上卖。合作社集中出售后,节省下时间可以去打工,一天能赚五六十,这算下来又是一笔收入。”
张秋香的合作社把蔬菜基地分成四大板块:脱贫产业园,架好的钢架大棚贫困户可以免费使用两年,还能学技术;个体大户种植示范园吸纳村民打工;大学生村官创业示范园负责引进和推广新品种;村集体经济收入示范园则以每亩1100元的价格出租给大户,每亩能为村集体增加收入400元。
这些成功的实践激励着大学生村官群体。高邮市横泾镇三庄专业合作社是由老板投资建成的合作社。在这里任党支部书记的刘美凤一直在学习合作社的管理方式。上半年她租了28亩地试种蔬菜和西瓜,现在开始试种草莓。她说:“等到规模扩大了,我也想成立合作社,带着村里的留守妇女和老人改种效益高的经济作物。”
难题不少,对领头人是场考验
省农委副主任祝保平介绍,发展合作组织已经成为繁荣农村经济、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关键环节。但建立合作组织,登记起来很容易,发展好却很难。组建的时候要动员,发展中要让农民得利,发展过程中还会遇到技术销售、质量安全等一系列问题,对领头人来说是个考验。
新沂市唐店镇双山村党总支书记王明,在合作社成立之后第一件事就是建造温室大棚。他多方奔走,灵活利用农村合作银行的抵押政策争取到了每亩2000元贷款,省、市出台大学生村官创业贷款政策后,他又申请到了贴息贷款,这才破解了资金难题。“贷款只是针对大学生村官,农民本身很难申请到。”盱眙县观音寺镇丁塘村袁东升说,村里好多农户想创业但没有钱,再加上对技术和市场都不够了解,很多人采取观望态度。合作社外出考察引进新技术新品种时也缺少经费,不少大学生村官得自费补贴外出学技术。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zf/ngtd/2010-09-17/138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