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致富信息 > 致富杂谈

江苏吴江:小青虾“跳”出一条产业链


位于吴江汾湖经济开发区的大潮村,是远近闻名的“水产村”,村里有2200多亩水产养殖面积,村中860户农家有1/3以上家庭从事水产养殖,村民养殖的特色水产品青虾更是名扬沪宁一带。

一座码头盘活一个市场

据大潮村党总支书记吴永健介绍,现在每年春、冬两期青虾上市期间,该村几乎成了沪宁线上青虾市场行情的“晴雨表”,上海、无锡、常州、南京以及苏州本地的客商络绎不绝。说起这个繁华的青虾市场,还得归功于该村几年前建成的星东水产码头。“这码头地处大潮村西侧,看上去虽然有些简陋,但作用却很大,就像一根纽带,将养殖户与采购商紧紧连在一起,”吴永健说,“码头建成前,青虾出不去,客户进不来,有的采购商对大潮村的青虾品质非常满意,但看到老的交易码头,就摇摇头走了。 ”“大潮村有着如此丰富的青虾水产资源,如果因为码头的原因耽误了百姓的致富路,那就太可惜了。 ”当时,刚担任大潮村书记不久的吴永健看到这一问题后,立刻与村民代表商量,建成了星东水产码头。

码头建成以来,大潮村名声越来越响,原先的养殖户每到青虾上市时节总为销路而发愁的情形消失了,现在不用担心销路,还因为有了这个水产码头,带来了增收,村里的养殖户根据行情变化,出售青虾,价高者得。“忙的时候每天有四五十辆车,而且随着水产码头在上海、无锡、南京等地的商家中的名头越来越响,成为了一个远近闻名的水产市场后,还延伸到周边村乃至整个吴江东部区域的水产养殖交易。 ”通过这个市场,当地的青虾养殖户还可以了解到市场行情,选择价高时捕捞产品、出售产品;而外来采购者可以集中询价,便捷地找到自己需要的产品。

养了10年青虾的朱师傅说:“码头建得好不好,虾好不好卖,价格和销量最能说明问题! ”他告诉记者,以前成虾上市时,他每天半夜12点就要起来捕虾,一直忙到早上,还不知道能不能卖出去。现在不用担心了,码头建成后,每天早上四五点钟,各地的“虾商”带来了南京、上海等地的虾价,在码头等着买虾。

一个螺蛳肉加工厂拉长产业链

建水产码头,只是吴永健带领村民致富计划的一部分。近几年来,为让当地养殖户的钱袋能迅速鼓起来,吴永健动足了脑筋。“养殖只是整个水产养殖产业链的一个中间环节,养殖致富,还可以在产业链的两头大做文章。 ”在吴永健的构想中,将来的大潮村,要形成一条产、供、销以及信息相对完整的特色产业链。

在这条产业链中,养殖户根据市场需求,提供贸易平台和信息,开拓销售渠道,保障销售畅通;村里提供技术、原材料、管理等后援服务,他们还建立起饲料生产线,以满足养殖户需求。

在大潮村,目前,水产养殖业已初步完成产业分工,并开始发挥作用,为村民们带来了巨大的惠利。

两年前,在星东水产码头旁建起了一个新鲜螺蛳肉加工厂,螺蛳肉加工厂在青虾春、冬两期生产期间,日产万斤螺蛳肉,全部销售给该村的养殖户,养殖户每年在饲料成本上就可以节省180万元。而且以前村民养虾,是以饲料为主,现在村民改为以螺蛳肉为主了。吴永健说,螺蛳肉没有添加剂,吃螺蛳肉长大的青虾品质更好,带来的“钱景”也更好,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养殖户从青虾的食品源头上避免了受控于人,拥有了更多的话语权。

一只“太湖一号”领衔产业升级突破

虽然大潮村的青虾养殖产业链已初步成形,但吴永健还有忧虑:现在青虾养殖已经走向微利时代。“大潮村的青虾养殖收益从鼎盛时期由3000元/亩下降到了 1200元/亩左右,而且随着交通的发展,水产品绿色通道的开通,安徽、苏北等地的青虾因水质更好、养殖成本更低,竞争优势明显,本地的区域优势正在被逐渐削弱,如果不尽早寻求突破、主动转型,青虾养殖最终将走进一个死胡同。 ”

大潮村的养殖户在村干部的带领下,一方面引进了优质的青虾苗种“太湖一号”,投入试养殖。苗种养殖效益平均每亩比青虾养殖高出许多;另一方面,该村还邀请了武汉的水产品养殖专家,在指导养殖户苗种养殖的同时,在村里试点养殖高附加值的蟹苗,推动当地水产养殖产业的转型升级。“就像大米和稻种的关系一样,稻种的价格肯定是数倍于大米的价格,而请进专业的蟹苗能手后,给村民们的触动很大,他们纷纷前去取经,我们这么做的目的也是为了能让村民们走在市场最前端,从内心深处意识到主动把握市场动向的重要性,”吴永健说,“这就好比‘授人以渔’远比‘授人以鱼’要重要得多。 ”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饲料 水产品 大米 养殖效益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