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效益先得选品种
农产品要获取“高利”,选择品种十分关键。
江苏省大丰市新丰镇裕北村菜农陈志文认为:种蔬菜首选周期短、见效快的品种。因为把握住了这一点,他种的2亩卷心菜、大白菜,在入梅前全部上市,避免了洪灾的影响。之后,他种了生长期相对较短的小青菜,能避免七八月份可能发生的台风、冰雹等灾害。
选择作物品种关键在市场。新丰镇裕北村朱崇庆去年种了4亩冬瓜,2亩白皮瓜,2亩黑皮瓜。结果,黑皮的每公斤0?14元,商贩抢着要;白皮的每公斤0?06元,没人问津。当地纪纪人王亚明道出其中缘由,冬瓜在本地市场需求量较弱,要依靠异地销售才能实现增值。白皮冬瓜不宜贮藏和运输,因此市场空间小。
要数量更应重质量
今年,普通西瓜市场“怨”声一片,但新丰镇仁南村仇鹤飞因为引种早春红玉等新品种,虽然亩产略低,因其质优,还是受众多消费者喜爱,以致能卖出每公斤0?30元的价格,亩收入4000多元。
无独有偶,新丰镇新双丰农贸市场上一位老农,每天近20公斤的野菜均能卖出每公斤1.4元的好价钱。而邻摊,齐整、嫩绿的野菜只能卖每公斤0?8元。究其原因,老农的野菜是露天种的,邻摊的菜却是大棚播种的。虽然前者的产量只有后者的4/5,而总体效益却比后者多出2/5。
两件事都透着一个理儿:求数量不如重质量,农民朋友还得将种植“船头”调到名、特、优品种上来,迎合消费者的需求,超市中农产品价格叫人眼热,还不就是个质量好吗?
靠天收还得靠人力
风调雨顺固然有助于丰产丰收,可碰上大灾,农民就得“坐吃山空”吗?
新丰镇金墩小街范玉忠承包了60亩田,种了椒,照今夏的水情,他的损失至少60%以上,然而实际损失不足10%。原因是他建立了流畅的水系,有助于排涝降渍;采取了肥药混喷等灾后自救措施,起到了水伤肥补、虫害药治的效果。
洪水退去,应该说,种植玉米已经来不及了,可新丰镇仍有不少农民抢种玉米,原来,他们采用了玉米塑盘育苗、幼苗移栽技术,提前育苗,刚好能满足了玉米90天的生长周期需要。
农产品获“高利”,看来还得依靠农民自己,依靠准确把握市场脉搏,生产适销对路的品种;依靠规范运筹肥水,努力提高农产品质量;依靠娴熟运用现代科技,克服自然因素影响,争取丰产丰收。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zf/ngtd/2010-08-09/138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