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致富信息 > 致富杂谈

张坊镇全力捧红“磨盘柿”


 

磨盘柿(新农致富配图)

       张坊镇磨盘柿的发展史,已有600多年,1989年被国家农业部、财政部批准为“磨盘柿生产基地”,目前,全镇已累计发展柿树30万株,万亩磨盘柿基地已初具规模。

在农业结构调整中,张坊镇采取多种措施推进柿子产业化建设。一是制珲扶持政策,并对柿树种植统一规划,以公路沿线的蔡家口至片上一线为重点,形在以靡盘柿为主的绿色“花果走廊”;二是修复1万米长的“胜天渠”,解决柿树浇灌问题;三是建立柿子销售批发市场,并在哈尔滨、齐齐哈尔及哈萨克斯坦等地建立销售点;四是利用每年举办的采摘观光月活动,打出张坊“磨盘柿”的品牌,创造品牌效应;五是建立柿子产销协会,由镇农业发展科具体负责抓落实。

三年来,全镇已累计投入资金660万元,新发展柿树22万株,并累计培训3500人次。目前,大多数果农都基本掌握了柿树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实用技术,为科学种植与管理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区商委、农委和供销总社等部门的大力支持帮助下,于1998年8月成立了张坊镇“磨盘柿”专业合作社,目前已有1000多户农民入社。张坊“主要原因盘柿”已销往全国5个省市、地区,年销售总量达到350万公斤。到2001年上半年,全镇柿树种植面积达到1.6万亩,总数达到30万株,种植业的粮、经比例已调整到了3∶7,柿树种植业的主导地位已经确立。

柿子产业化促进了全镇经济的快速发展。三年来,通过采摘观光月等活动,全镇共引进项目25个,到位资金1.8亿元,农产品交易额和旅游综合收入达到1200多万元,不仅为全镇经济发展积蓄了后劲儿,还促进了农民增收致富。2000年一般果农户收入均达万元以上,收放最高的达到5万元以上。柿树种植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旅游、包装等产业的发展,仅2000年,部分农民利用荆条、柳枝等编织各类篮筐,用于柿子销售包装收入就达30多万元。三年来,张坊镇共接待游客30多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700多万元。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柿树 磨盘柿 产业化 生产基地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