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致富信息 > 致富杂谈

“电脑农业”带动致富千万家


在国家科技部的支持下,在“九五”期间所开发的黄瓜、水稻、玉米、小麦等四个专家系统的基础上,“十五”期间以无公害生产作为切入点,完成了葡萄栽培、中国对虾养殖、奶牛养殖、瘦肉猪养殖、河蟹养殖、黄瓜栽培等六个农业专家决策系统的开发,并于2003年获得了国家知识产权的软件登记,这是天津在农业信息系统领域获得的首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同时还完成了果树、蔬菜、食用菌、水产、畜禽等方面20个专家咨询系统的开发,这些系统在促进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推动天津农业结构调整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培训高素质研发队伍 智力支撑确保电脑农业

为促进天津电脑农业的顺利实施,农科院有关部门加强了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与应用人才的培养。通过承担国家863项目、技术培训、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等方式,为本市培养了一支高素质的农业信息技术研究队伍。本市从事农业信息技术研究的单位由“九五”期间的4个单位增加到目前的10多个,形成了以农科院信息所为代表的能承担国家863项目的农业信息技术研究机构。既懂农业又懂信息技术的复合人才由“九五”期间的20人,增加到现在的70多人,大大推动了本市农业信息技术研究的步伐与水平,确立了本市在国内农业信息技术研究的重要一席。

依托三级培训中心(基地)开展技术培训。建立和完善了市、区(县)、乡镇三级农业信息技术培训中心或基地20多个,制定了统一的培训计划,不同层次、多种方式开展技术培训,2个市级培训中心负责全市农业信息高级人才培训、区(县)培训中心负责计算机技能及专家系统应用培训、乡镇培训基地负责系统应用操作及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十五”以来共举办各类培训100多期,培训区县农业信息技术应用人才3000余人次,为每个乡镇及重点村培训了1名基层农业信息服务员,举办各类农业实用技术培训近300余期,培训基层技术人员和养殖大户6000多人次。为提高培训效果,培训工作除在培训教室内举行外,还将培训开展到田间地头、猪场内、虾池旁,有针对性地解决用户遇到的生产实际问题,使受培训者成为农业信息技术成果应用的主要力量。

多种方式接通最后一公里 种养大户实现农业信息化

为满足不同层次用户的需要,通过多种方式加速农业信息技术的推广应用。1)利用“津沽农业网”为用户提供远程信息查询与决策管理服务;2)为乡镇、村及涉农企业安装单机版的专家系统,解决部分用户上网困难,降低应用费用;3)将农业专家系统的内容移植到PDA、HPC中,将PDA、HPC发放到核心示范点或示范企业,无论是在养殖场,还是在田间地头,用户遇到问题,即可随时向系统进行查询或求解,极大地方便了用户;4)开通农业短信息服务,使基层干部、涉农企业、种养大户和农村经纪人等足不出户,通过手机即可了解到最新的气象、热点、农业政策、农业科技、市场、农产品供求等“三农” 信息,还可根据用户的需要,提供个性化的信息服务。

为加速农业专家决策咨询系统的推广应用,发挥其对传统农业的嫁接和改造,积极探索了与本市农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农业信息技术推广应用新模式,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完善,主要推广应用模式包括:农业龙头企业+基地+农户、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农业技术协会、“农民网吧”、农民科技书屋、农业短信息等,有效解决了限制农业信息技术推广应用的瓶颈问题,基本解决了农业信息服务“最后一公里”的难题。电脑农业与涉农企业的有机结合,解决了企业在信息传递与技术服务中的难题。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天津的农业龙头企业正面临更为激烈的竞争。农业龙头企业实施电脑农业后,技术人员可利用计算机将先进的生产及管理技术及时传递给广大农民,解决农民在生产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规范了农民的生产方式,提高了农产品的质量,开阔了农民的视野。

电脑农业与农业专业技术协会联手,使基层传统的农技推广方式融入了时代的特色。农业专业技术协会,作为来自民间、服务一方农民的最基层的农技服务组织,深得当地农民的信任。利用这一特点,电脑农业就在农技协会中建立农业信息技术服务点,统一配备了计算机、安装了专家系统,同时培训了专家系统应用操作人员,农民在生产中遇到技术问题时,农技协会利用专家系统为农民提供咨询、决策服务,根据农民遇到的技术问题,专家系统可以开出“处方”,帮助农民解决遇到的技术难题,成为农民节支增收的好帮手,农民称“电脑农业是个好专家,指导咱们农民生产真叫灵。”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芹菜 核心 经济效益 信息服务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