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了25亩西洋参,去年出园8亩,鲜参产量近7000斤,卖了4000多斤,挣了10多万元。”4月12日,山东文登市张家产镇北水道村村民毕明胡一边给西洋参搭建大棚,一边告诉记者,他还留下了近3000斤西洋参加工成干参,这样1公斤能卖到170多元钱,比卖鲜参更合算。
特色种植提升效益
走在张家产镇地头,记者看到一片片西洋参大棚遍布田间。口子李村党支部书记王文智说:“张家产镇将这一特色产业作为富民项目重点推进,在鼓励发展规模种植的基础上,加快西洋参加工业发展,走产业化路子,并组织参农成立西洋参协会,为广大参农提供技术、信息、加工、销售等方面的指导和服务。”目前,张家产镇村中有70%的农户都成了种参户,去年参农共采挖西洋参60万公斤,全镇西洋参收入可达3000万元,文登市西洋参种植面积也已经突破了 30000亩。
西洋参规模化种植为当地土地合理流转创造了条件,但与此同时也造成农村劳动力特别是农村妇女劳动力的闲置,不过,这些富余劳动力并未闲置,张家产镇车卧岛村党支部书记牛庆田介绍说:“村里许多农户都把土地通过流转的方式承包给了西洋参种植户,自己也在家门口的加工厂里找到了工作。”
富余劳动力就地转移
为了帮助当地一些不便外出务工的农村妇女增收,张家产镇车卧岛村与文登市云龙集团合作,利用村里的旧厂房改建成了加工厂,从云龙集团运来设备和原材料,并完成了对这些劳动力的岗前培训,让她们在家门口就业创收。
云龙集团是文登的一家骨干家纺企业,年销售收入达到5.6亿元。随着生产能力的不断扩大和订单的大量增加,公司尝试着将部分技术含量较低的工序下放,并在张家产镇开设了第一家加工厂,发动农村妇女办起家纺加工。云龙集团现在已建起农村加工厂、加工点200多个,每年付给的加工费达8000多万元,一个农村妇女的年平均收入在10000元左右。
多渠道助农增收
一手发展特色农业,一手推动工业下乡,这是文登统筹城乡发展,建设新农村、富裕新农民的一个尝试。近年来,文登市围绕无公害蔬菜、皮草、优质水果、西洋参等九大产业,大力支持龙头加工企业发展和交易市场建设,走“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路子,完善产业链条,做大做强高效特色农业,带起了52 万亩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目前全市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到63家,有84个无公害、绿色和有机食品项目,154个农民专业合作社。
在加快特色农业发展的同时,文登市抓住企业进入规模发展的机遇,鼓励企业和农村合作,厂家与农家牵手,把一些技术含量较低、适合农民生产的家纺、电子、五金工具、机械配件等劳动密集型产品交给农民加工,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创造条件,既帮助了农民增收,又降低了企业成本。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市已有200多家工业企业在农村办厂设点,11万农村群众从中受益,全市农民平均增收近2000元。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zf/ngtd/2010-06-11/282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