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致富信息 > 致富杂谈

隋东的粮食增产之路


 隋东是牡丹江垦区三高大豆科技研究所所长、高级农艺师,在农业第一线从事科研管理工作40余年。

  1967年,隋东从佳木斯农学院毕业,分配到饶河县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1980年,时任饶河县农业局副局长的隋东,主动要求到当时最贫困的 山里乡二林子村主持科技扶贫工作。当时的二林子村由于种植技术落后等原因,粮食产量一直很低,经过一年在田间地头的摸爬滚打,隋东带领二林子村村民利用该 村水源优势,种植水田,秋收时二林子村的粮食获得了大丰收,彻底改变了二林子村长期吃粮靠返销,花钱靠贷款的落后面貌,让这个原本贫穷落后的小山村一夜成 名。当时的国务院总理李鹏亲切地接见了二林子村的村长。村子成名的同时,隋东也成了当地家喻户晓的名人,多家媒体对他进行了采访。成绩的取得给了隋东很大 的触动,让他明白了一个道理,粮食产量低就是因为没有合理地利用资源,这也为隋东创办自己的科研所埋下了伏笔。

  创办研究所力克粮食增产难题

  1993年,已经调到八一农垦大学实验场任农业科长的隋东,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放弃待遇优厚的稳定工作,潜心于自己喜欢的农业增产工作。随后他创办起牡丹江垦区三高大豆科技研究所。

  研究所成立后,隋东一头扎到田地间潜心研究和攻关。经过多年的努力,开发研究出了大豆绿色低耗高效栽培法和大豆稀植分育高产栽培法。2001 年,他设在双城市周家镇的大豆低耗高效试验田,经省农垦总局科技局和与省农科院有关专家联合测产,试验田的亩产量达到了新高。2002年,八一农垦大学将 隋东所长的科研成果上报省农垦总局立项开发。2004年,省农垦总局建立起绿色大豆低耗高效实验基地。

  攻克玉米栽培技术玉米增产成为现实

  玉米是我国第二大作物,粮食增产的主力军。为了进一步挖掘黑龙江玉米高产潜力,展示科技在粮食安全中的支撑作用,推动玉米生产实现跨越式发展。2000年隋东开始从事玉米超高产栽培法的攻关研究。

  隋东深深地知道,搞作物栽培研究,不只在院内试验,还要有农村试验基点,更重要的是深入生产实际。为此,他经常深入农村,和农民唠嗑,了解什么品种好,有哪些特点以及栽培要点。

  经过几年的反复试验,2004年小区攻关试验亩产达到1400公斤,2006年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将该所申报的玉米亩产1100公斤机械化栽培技 术的研究课题列入农垦总局科技攻关项目,全省广大农民朋友积极报名参加联合公关活动,涌现出了一大批玉米超高产的典型。2007年,大庆市和平牧场杨清库 采取晚熟和早熟品种以2:4单配种植了7亩地,晚熟品种亩保苗6000株,平均棒干粒重0.485公斤,玉米亩产达到1400公斤,2008年,采取 2:4间种的模式,亩产达到1450公斤。

  2008年,明水县通泉乡五星村村民胡春刚采取玉米大豆4:4间种的栽培方法,种植了25亩攻关田,经省玉米专家考查和明水县农委测产,玉米平 均亩产1026.5公斤,其中3亩亩保苗5000株,100%达到一类苗,平均棒干粒重0.438公斤。多年来全省高产典型表明,我国东北高寒区的黑龙江 省具有亩产1000~1400公斤的增产潜力。

  2008年,隋东所长认真总结了长达8年的攻关经验与教训,最终研究总结出了玉米亩产1000~1250公斤条田宽窄行通透栽培法和玉米亩产1300~1400公斤条田间种通透栽培法。

  现在,隋东的玉米超高产栽培方法已经在牡丹江分局所属农场示范推广,面积逐年扩大,2007年8511农场将玉米超高产栽培法列为农场主要推广 项目;牡丹江农垦分局在2008年秋季召开的农业工作会议上,将隋东研究所的玉米超高产栽培法列为分局2009年重点推广项目。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玉米 大豆 粮食 品种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