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致富信息 > 致富杂谈

朱世东:大山里的希望


        8月的大别山,青翠欲滴,满眼皆绿。走进大别山腹地的岳西县,茭白绿浪翻滚,丰收在即。过去,平常农家的“一碟小菜”,如今,已成为经济“大餐”。 2008年,该县高山茭白种植面积4.3万亩,产值1.5亿多元。“感激农大的朱老师,他为大山带来了希望……”满怀收获的喜悦,菜农们喜笑颜开。

  平均海拔在600米以上的岳西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扶持县。受地理气候等因素影响,种粮食往往是“种一坡,收一锅”的窘境。山青、水秀、人勤,怎样才能摘掉贫困的帽子呢?当地人们陷入了困惑……这时,朱世东教授走进了这片大山。他将江南“水乡名媛”——茭白,“落户”到了这里。他建立了60亩的种植科研基地,引进21个品种,采用15种技术和12种肥料,进行对比实验。通过反复的选优去劣,选育出4个优良品种,其中双季茭“大别山 ” 1号、2号,已成为该县的当家品种。

  品种选育出来了,随之而来的是生产不规范、质量安全有隐患、物流技术滞后等一系列问题。针对无拳头品牌、栽培管理粗放、质量安全意识不强、贮运加工能力差、无产业链效应等,朱教授对症下药,开出了“念山水经,打生态牌,走致富路”的一剂良方,明确要发挥山清水秀的资源优势,突出生态环保理念,走科学致富的道路。朱教授放弃假期休息的时间,走乡串户,边调研、边试验、边总结、边实践,发明了一整套标准化栽培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农药残留检测与染污控制技术、冷藏保鲜技术等产后物流技术,成功实施了省科技厅攻关项目《高山茭白质量安全及标准化生产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编写了多种高山蔬菜栽培指导书籍,为提升产业化水平奠定了基础。他用各种蔬菜低温保鲜临界温度,攻克了冷藏保鲜技术,将茭白的保鲜期延长了46天,为反季节销售创造了条件。被评为“中国优秀民营科技企业”的岳西县最大的蔬菜龙头企业——四达公司就是这套冷藏保鲜技术的受益者。“在朱教授的科技支撑下,公司实施了‘安徽省高山蔬菜专家大院项目’,成立了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助推了企业腾飞,带动了菜农致富。”公司负责人介绍,仅冷藏保鲜这项技术,朱教授就让4万多户菜农户均年增收近千元。

  “既然我走进了大山,我就要让这里的青山绿水焕发新颜!”朱世东就像一面鲜艳的旗帜,给大山深处的人们带来了无限的希望!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茭白 高山 冷藏 品种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