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致富信息 > 致富杂谈

乐平市众埠镇赶着猪群闯富路


       乐平市众埠镇界首村是著名的红十军诞生地。在这个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偏远山村,红军的后代们正挥动一双双勤劳的手,在当年烈士洒下鲜血的红土地上,浓墨重彩描绘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美丽图景。

  日前,记者来到该村,迎面而立的是一块高大的门牌,上书“界首村”三个大字。门牌下面,是一条笔直、宽阔的水泥路和两排气派的新楼。随着路的延伸,村里八一希望小学、红十军广场、古戏台和修葺一新的办公楼依次呈现于眼前,公共厕所、垃圾窖、小型超市及品牌连锁店等农村新景也不时扑入眼帘。环绕着全村的,则是一幅“绿树村边合,青山廓外斜”的美景。

  奋斗、自力更生的光荣传统,用勤劳的双手,开辟了一条致富路。现在,村里已形成了一个独具特色的生猪养殖专业村,养殖生猪成为该村支柱产业,村民年人均纯收入达4800元。”界首村是个辖12个自然村、有14个村民小组、1420户5633人的大型行政村,全村耕地、山林面积分别为6200亩和1万亩,素有“江南粮仓”美誉,粮食生产在历史上曾经为国家作出过巨大贡献。但随着粮食市场的疲软,“卖粮难”一度困扰村民,转化粮食成为村民的新选择。说起村里为什么会兴起养猪业,村干部们说,界首村人均耕地仅有1.1亩,光靠种田,难以大幅提高村民收入。前些年,村里就兴起一股外出打工潮,大批劳动力外出“淘金”。村支书马水良告诉我们:“多年来,界首村作为红十军诞生地,大批青壮年劳力涌向东南沿海,出现了“外热内冷”,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尤其是部队的关注。为了改变这一状况,村干部们整天琢磨如何在村内也兴起一个富民产业,落实了聚力帮扶措施,同时,界首村民继承和发扬着红十军艰苦传统。 2002年,机会终于出现了。

  随着市场上肉价的攀升,养猪热开始在界首村民中自发形成。抓住这一机会,村“两委”因势利导,在争取小额贷款、批建猪舍用地、承包水库发展立体养殖、扶持饲料加工等方面,给予养猪户大力支持,帮助村民迅速扩大养殖规模。在优惠措施的推动下,村民养猪积极性高涨,出现了“户比户、村赛村”的养猪热潮,房前屋后新建的猪圈如雨后春笋般冒出,面积超过2万平方米。与此同时,一批养猪大户、饲料加工户、技术服务人员也在村内扎了根。村民马礼新自 2002年以来养猪规模越来越大,前年终于开始向立体养殖进军,他承包了村里东源水库,在山脚下建猪舍,水库里建鱼塘,去年养猪480头,养鱼5万尾,年收入16万余元。村民胡仁生今年才28岁,他投资100多万元建起了一家全村规模最大的养猪场,年养肉猪1000多头,母猪200多头。不仅如此,他还与他人合作,在景德镇市建了一家生猪屠宰场,年销售生猪几千头,成了本村外销生猪的一个“桥头堡”。

  养猪规模的扩大,同时带动了沼气池的发展。目前,全村共兴建沼气池386口。由于猪粪充足,很多村民开始探索推行“猪一沼一菜(果)”生态种养模式,将生猪资源优势发展为蔬菜产业优势,目前已发展无公害蔬菜300余亩。

  大步发展的养猪业,还吸引了大批外出务工村民回家养猪。2008年全村几乎户户养猪,全年共存栏1.56万头,其中规模在200头以上的有5 户,30至40头的200多户,10头至20头的200多户,年出栏肉猪1.35万头,产值近亿元。村民通过养猪,年人均收入可达1200余元,超过人均收入的35%。如今,全村新建的楼房多达580栋,占房屋总数的60%。村里不仅有30多家商店,还有8家超市,6家品牌营销连锁店。摩托车、空调、手机、闭路电视都已进入寻常百姓家,在一条条宽阔的水泥路上,在一栋栋新楼间,笑意写在人们的脸上,我们随处可见新农村的风貌,感受到村民令人羡慕的殷实生活。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蔬菜 耕地 粮食 后代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