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致富信息 > 致富杂谈

李向国 “四招儿” 让穷屯换新颜


         从穷屯子,到新农村,一个华丽转身。几年来,哈尔滨市通河县凤山镇清茶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李向国带领乡亲们艰苦奋斗,以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促进经济社会不断进步,让村民过上了好日子。

         清茶村曾经是个穷屯子。村民走的是泥水路,住的是泥草房。当年有句顺口溜:“人穷收入少,姑娘往外跑。一年忙到头,腰包鼓不了。”2002年10月,通过村委会换届选举,李向国成了乡亲们的领路人。经过和班子成员研究,李向国决定通过四招儿带领乡亲们致富。

         向“杂”要效益。多年来,清茶村种植业主要以苞米、大豆为主,农民一年到头挣不了几个钱儿。经过研究大家认为,城里人现在追求健康饮食,喜欢吃粗粮、杂粮了,应该改种小杂粮。可老百姓不愿意种,怕赔钱。于是李向国和村干部带头种植。由于请了技术员,杂粮长势喜人,秋后卖完粮一算,每亩小杂粮挣的钱比种黄豆、苞米多收入70多元。村民们转年纷纷种植小杂粮,仅此一项农民户均增收1500多元。

         向“药”要效益。清茶村地处山区,气候非常适合平贝、龙胆草、人参和五味子的生长。经过市场调研,李向国决定发展中药材种植。现在,村里中药材种植面积达3500多亩,其中五味子就达3000亩,仅种药材每户农民年增收2000元。

         向“菌”要效益。现在,全村年增加收入100多万元。他们还成立了食用菌专业技术合作社,构建了“支部+合作社+农户”的产销一条龙模式,第一个在全县成了食用菌专业村。在此带动下,发展食用菌,全镇农户增收700多万元。

         向“转”要效益。“喝烧酒、打麻将、张家短、李家长、前村扯、后屯晃”,农闲时有些村民就是不干正经事儿。为改变这些陋习,李向国和村干部积极和县劳转办、山产品加工厂联系,组织村民通过外出务工、采集山野菜搞创收。这样,村里每年转移劳动力70多人,进山采集山产品者100多人,每户农民都能增收1500元以上。

         日子好了,李向国开始琢磨改善村屯环境。如今的清茶村旧貌换新颜,道路是水泥的,路灯是节能的,边沟是整齐的,绿化树是垂榆的,房子是砖瓦的,家家还吃上了自来水……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食用菌 五味子 气候 黄豆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