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致富信息 > 致富杂谈

张玉芬:粘玉米里“淘金”


  今年四十开外的北大荒股份有限公司八五三分公司第六管理区第一作业站女工张玉芬,性格豪爽泼辣,多年来一直种地的她,自2006年“迷”上了种植粘玉米,不仅“淘”出了丰厚的收入,还“争”上了农场科技示范户的荣誉。  
  
  说起张玉芬种植粘玉米,这得从二00六年春天管理区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从外地招引来投资的一个民营企业家,他利用撤并的学校场地,成立了““ 林源食品速冻有限公司”, 张玉芬得知这消息,眼睛一亮,她经过认真分析,这是一个难得的扩大发展规模机遇,认为反季节销售玉米获利一定十分可观,她琢磨可以利用““林源食品速冻有限公司”,通过主动联系,努力成为参与公司的种植生产,加工一条龙企业经营链,这样她先从粘玉米的销路上得到保证,另外管理区发展“牛“经济,建立了养殖小区,在饲料储备上,她的玉米秸也可以创收,减少亩投入。于是张玉芬主动找到了公司负责人,讲明自己的想法,公司人员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后,同意与张玉芬签订订购合同。欢欣鼓舞的张玉芬从此把全部心思集中在粘玉米的种植上了。  
  
  张玉芬首先抓住单位扩大经济作物的种植要求,与单位沟通扩大种植规模,带头签订了种植经济作物1800亩的粘玉米合同,不论是整地、播种、管理还是采收,她都亲临一线,靠前指挥,把整个生产经营安排的有条有序. 2006年春播的时候,由于冬春雪大,管理区发生了严重春涝,此时季节都已经进入四月中旬了,但田间仍是明水一片。尤其是低洼的地段,积水更大,且非常不好排出。针对这种情况,张玉芬在认真观察地号后,果段地做出决定:要想使第一茬粘玉米适时播种不能等靠,必须要加大田内排水的力度,要及早排水散墒,她立即组织人员亲自带头,穿上笨重的水鞋,挥锹上阵。北大荒四月的天,仍旧寒气袭人,站在冰冷的泥水中,不禁使人阵阵发寒。由于地势的问题,一不小心经常是泥水灌满了水鞋,但这些,张玉芬全然不顾,带领着其他人员干得热火朝天。一些职工看到一身泥水的张玉芬说:“这么冷的天,你没必要亲自干。”张玉芬说:“不亲自干不行,这么大的面积,不赶紧把水排干净,播种是要受影响的。”就这样,张玉芬坚持田间排水一个星期,1800亩面积的地号,硬是在四月底前把水排干净了,在春播中,她的地号是作业站第一个开播的作物和地号,为获的得高产增加收入创造了条件。每年的八月,是粘玉米收获的季节,从开采的第一天起,张玉芬就起早贪黑地忙活起来。不论是劳工安排还是运输,她每天都忙得团团转,有时候一天要工作达15个小时以上。采收玉米的高峰期,地里干活的人多达百人以上,运输的车辆达5—6台,要想把这些人和车都安排得井然有序,而且工效要高,没有超强的组织能力是不行的,但这些在常人眼里看似繁杂的工作,在张玉芬看来都得心应手,运用自如。按她的话说:“分工明确,协调配合,做好这两点,再难的活也就不难了。”   
  
  辛勤的汗水换来丰硕的成果。张玉芬经营的粘玉米地号产量取得了空前的提高。二00六年亩采棒达2700穗,经加工销售后获纯利45万元,亩获纯利近300元。2007年虽然遭受到了春涝、夏旱等自然灾害的影响,但由于管理到位措施得当,仍获得了亩采棒2800穗,全部销售后突破50万元大关的经营好成绩。2008年亩采棒达3000 穗,经加工销售后获纯利61 万元,另外三年来通过各作业站加工她家的粘玉米秸,她每亩地减少成本 30 元。

  粘玉米种植是一个人工密集型的产业,也就说整个生产过程中需要大量的劳力,尤其在秋收阶段,其需劳动力更加密集。三年来张玉芬经营的粘玉米产业链仅人工劳务费用就达65余万元,这给本地职工开创了新的就业之道,增加了可观的经济收入。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玉米 排水 经济作物 招商引资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