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0岁的马希文,是辽宁彰武县大冷乡大庙村一名农民。也是我县开展保护性耕作以来的直接受益者之一。他承包的土地靠开展保护性耕作,实现了粮增产、地增“膘”。老马逢人便说:“板结那么严重的土地还能长出这么好的玉米,实在出人意料。而且,通过保护性耕作还能提高土壤含水率和有机质的含量,就更让人惊奇。科学真能创造奇迹啊!”
2002年,村里学校的土地对外发包,但由于土地贫瘠、风刨沙压,以往的承包者连年亏损、入不抵出,导致100多亩土地无人问津。在这种情况下,老马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承包这100亩土地。当时,土地板结极其严重,不但缺水少肥,种地时连犁杖都插不进去。正赶上这一年彰武县被农业部和省农机局确定为保护性耕作示范县。根据实际情况,老马的100亩地被县农机局列为示范田。农机局出钱出设备搞了土地深松,圆盘耙重压,实现了土地正常播种。也是从这一年开始,马希文和保护性耕作结下了不解之缘,真真正正尝到了保护性耕作带来的甜头。当年秋天,县农机局派来2台玉米收获机,马希文的玉米提前 “ 颗粒归仓”。不仅如此,在农机局和镇、村干部的帮助下,100亩玉米全部实施了碎秆覆盖。2003年的春天,保护性耕作带来了惊喜:那一年春旱特别严重,别人家的地里全是干土,而马希文的土地则湿乎乎的。不但及时种上了地,而且苗出的特别整齐。其它村民眼看农时就要过去,他们只好浇水种,尽管费子好大的劲,还是严重缺苗。快要秋收的时候,差距越发明显:别人家的玉米都枯黄了,而老马的玉米又粗又高又绿,玉米穗又大,就是到收割时大多数玉米杆都是绿的。垄挨垄,地挨地,泾渭分明,差距显著。产量亩产也高出别人300多斤。
县农机局不光为老马这些示范户免费提供机械,还做到了技术服务到位,经常开办培训班,免费送学习材料。几年来,由于引入了保护性耕作这一项保水、保土、保肥,节本增收效果明显的农业耕作技术,不但减少土壤风蚀、水蚀,减少作业工序,而且提高土壤含水率和有机质的含量,降低了劳动量和投入成本,达到了增产、增收增效。去年,尽管伏秋干旱严重,马希文的100亩地仍大获丰收,玉米产量达12万斤。提到保护性耕作,马希文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他高兴地对我们说:“今年,是我实行保护性耕作第五个年头,土地的增产效果越来越明显,土质疏松,地里有机质特别多,用手一攥颗粒状的土壤直抱团。而且像我这样的保护性耕作受益者也越来越多”。到去年为止,彰武县已将辐射区面积扩展到全县23个乡镇35万亩农田,近6000农户从中受益。
在彰武县,越来越多的马希文“浮出水面”,小荷才露尖尖角,他们显得格外富有生气、格外富有魅力,作为保护性耕作的受益者,他们实践着一条真理:科学种大田,黑土也生金!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zf/ngtd/2009-10-10/26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