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致富信息 > 致富杂谈

张建昌:杭州湾畔致富领头雁


1958年6月生,男,中共党员,慈溪市蔬菜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宁波市大桥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科普惠农兴村带头人。

  上榜理由:

  从1992年创办慈溪蔬菜公司开始,20多年来,他兢兢业业奋斗在农业第一线,他采取的“公司+基地+农户”的组织形式,带动周边几万农户经营近5万亩蔬菜基地,不仅使当地农民种菜致富,而且使长河一跃成为华东地区最大的创汇蔬菜生产基地。在他的身上,集中体现了宁波农民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智慧和精神。他是现代农业先进生产力的自觉追求者。

  创业创新故事

  1988年,中国改革开放的第10个年头,首批46位中国青年农民走出国门,赴欧洲的联邦德国学习农业先进技术。一年以后,他们返回祖国。 20年来,他们紧跟中国改革开放的步伐,在农业战线上施展着他们当年学成后的抱负。这其中就有如今慈溪市蔬菜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宁波市大桥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建昌。

  创新农业种植结构

  12月4日下午,在杭州湾跨海大桥脚下的宁波大桥生态农庄,记者碰到了张建昌。已经过了知天命年龄的他,少了当年出国留学时的意气风发,更多的是稳重和成熟。但一提到农业方面的问题,张建昌的话匣子马上就打开了。

  1978年3月,高中毕业后又进修了一年农业知识的张建昌,在长河镇农技站当上了一名农技员。长河是浙江著名的产棉区,当地农民种棉花很有一套,无论产量还是收入都连年增长。但是到了1987年,全国棉花出现产量过剩,长河镇的棉农陷入了增产不增收的尴尬境地。“究竟该种什么?”年轻的张建昌开始了第一次探索,这次探索意义重大。“调整农业结构,这在当时是一个全国性的新课题。”

  在国外“留学”一年多的时间里,张建昌深刻感受到:围着几亩田地打转转,埋头搞结构调整没有出路,得推进农业产业化,为农民和市场铺就畅通的桥梁。

  根据长河的土壤优势,张建昌把目光转向蔬菜开发。1989年,浙江省第一家农工贸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的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长河镇农业服务公司宣告成立。在此基础上,1992年3月,又与慈溪市农业部门合资创办了慈溪市蔬菜开发公司,张建昌担任总经理。

  开发公司和当地菜农签订了产销协议,农户上缴一定的信誉金,由公司负责供应良种、肥料、农药。只要农户按协议保质保量交售蔬菜,公司就保证收购,若市场菜价过低则按保护价收购,并退还信誉金和支付利息。

  消息一传开,十里八乡的百姓都羡慕不已:长河人有福分,种地有靠山。

  向市场争利

  然而,张建昌的第一次创新之举并非一帆风顺。1991年的一场西兰花风波,张建昌至今记忆犹新。

  由于从国外引进的蔬菜新品种西兰花收益高,很多农户不听劝阻盲目扩种。那年初冬气候特别反常,气温骤升到30摄氏度以上,长河一带已成熟的西兰花竟然开出了黄花。菜农们慌了手脚,一时间,满载着西兰花的拖拉机、手拉车在蔬菜开发公司门外排起了超过1公里的长队。而当时,西兰花的市场价已跌至公司收购保护价的一半。

  决不能让农民吃亏。那些天,因受热而腐烂的西兰花大多只能拉到垃圾场填埋,但公司仍敞开收购,平均每天收进100吨。菜农们点着钞票欢天喜地地走了,张建昌却有说不出的痛楚:公司净亏15万元。

  严峻的事实使张建昌清醒地认识到,光有一腔热情,只知道保护农民利益还远远不够。在市场经济中,必须练就一身过硬本领,把“向农民让利转变为向市场争利”。

  张建昌踏上了艰难的市场之路。有一年寒冬,他和公司一位员工带着8个车皮300多吨大叶菠菜到东北开拓销路。长春一家大蔬菜公司的负责人听说是乡下来的小经理,敷衍几句便把他冷落在一边。张建昌不气馁,冒着零下20多摄氏度的严寒在公司门口摆开了地摊。这家公司的负责人被感动了:“凭你这股韧劲,说啥我也要与你做成一笔生意。”后来,这家公司成了张建昌主要的联销伙伴之一。

  就这样,蔬菜开发公司一步步地在全国50多个大中城市构筑起了销售网络。张建昌还密切追踪国际市场,把一半的产品远销到东南亚及欧美十几个国家。今年头10个月,公司销售5500万元,带动2000多核心农户致富。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蔬菜 西兰花 土地 休闲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