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致富信息 > 致富杂谈

张瑞庆的“狐狸缘”



         在山清水秀的通化县二密镇干沟村, 有一位靠特色养殖走上富裕路的人,他就是张瑞庆。

         今年45 岁的张瑞庆是一名普通的农民党员,身体健壮,头脑灵活,有胆识,勤劳能干。在90 年代,人们的思想还是比较封闭的,那时的张瑞庆与农民们种完自家的地,就自发地组织起来到干沟境内的铁路货站当装卸工,背来扛去,风雨里,靠体力维持着一家人的生活。由于他讲信用、不欺诈,大家都愿意跟着他干,推举他为装卸队队长,他也负责任,带领大家完成了一次次的装卸任务。随着铁路体制改革,货站撤销了,如何使家庭走向富裕? 张瑞庆四处寻找致富路,可不是缺少资金,就是苦于没有技术,什么买卖也没做成。 

         2006 年春天,干沟村党支部为了转变党员群众的思想, 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寻找致富路,带领党员二十余人到山东的黄岛等地参观考察,到那里的一个特色养殖场进行了学习。在规模化的养殖场内,各种各样的特色养殖品种让大家眼花缭乱。当了解到养殖狐狸可以发家致富的信息后, 张瑞庆眼前一亮,对这个项目非常感兴趣。回家后,他怎么也睡不安稳,决定自己亲自试试。邻居劝他别好高骛远了,把地种好是本行。他不服气,偏要试试,张瑞庆多次去吉林市的科学养殖研究所参观考察,又几次去长春、吉林考察狐狸皮毛市场,并到研究所的养殖场接受了短期的养殖培训,学到了“真经”。随后,张瑞庆筹资1万元到特产研究所买回了5组狐狸, 共15 只,开始自繁自养。与此同时,他建起了200平方米的养殖场,买笼子,盖圈舍,进饲料,三年来投入资金15万元左右。创业是有风险的,摸索的道路是艰辛的, 技术不熟练,张瑞庆就及时与养殖研究所联系、咨询,有不懂的问题及时请教。缺少资金时,县委组织部还协调信用社,帮助他争取到无息贷款2 万元。通过自己的探索和实验,经过三年的发展,他养殖的狐狸由原来的15只发展到现在的350 余只,主要有银狐、蓝狐两个品种。每只成狐重达25斤,饲养成本大约100 元,一张皮毛大约能卖上300元,质量上乘的能卖到500元,肉可卖到100元。去掉饲料等成本,每只狐狸可获利300元左右。养殖三年来,狐狸大约每年可产生利润5万元左右。现在养殖情况较好,狐狸生活正常,只只活蹦乱跳,皮毛崭亮。 
         
         晨起清理圈舍, 深夜看护幼仔,谈起养殖的辛苦,张瑞庆执着地说,现在市场前景还是很好的,养殖没有固定的模式,既然发展了这个项目,就一定要干出个名堂。在党员张瑞庆的带动下,干沟村特色养殖异军突起,现在共有狐狸养殖户2户,现已发展繁殖400余只;貉子养殖户2户,数量已达到180 只,还有投资20 万元的通兴鸽业,存栏鸽子2000只,张瑞庆经常与这些特色养殖户联系,切磋养殖经验,共同发展,特色养殖为农民增收创造了新的途径。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饲料 品种 农民增收 清理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