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5月下旬,本该是紧张的夏收时节,可记者在安徽省太湖县却看到了一番奇怪的景象。
一大早,小池镇白庙村的村民们就开始在自家的田地里紧张的劳动,为即将栽种的中稻做准备。而与它一坝之隔的新仓镇同心村花桥组的田地里除了杂草,什么都看不见。出于好奇,我们来到了村里,可看到的景象就让我们更加纳闷了。
村里除了老人、妇女和孩子,年轻人都出门打工了。花桥村村民组组长周盛斌告诉我们,他们村的年轻人在这样的农忙季节根本不用回来帮忙,但每年年底组里都会给他们一份收入,即使是这些留守在村里的老人和妇女也不例外,这是为什么呢?
同心村花桥组所在地,原来是一片叫做“罗皮畈”的低洼地。2007年以前,每到雨季,发洪水就成了家常便饭。
安徽省太湖县同心村花桥组村民周盛祥:水田是经常淹,一年有时候要淹七八次。原来我们没有搬迁过来,我们把油菜放在公路高一点的那个地方,全部把它放在高处,那个油菜全部在水面上漂起来了。
花桥组十年九涝,给周盛祥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家里的低洼田不种粮可惜,种粮被水冲了更可惜。于是,1999年,他和村里的其他年轻人一样开始出门打工挣钱养家。而父母因为年纪大,干不了体力活,低洼田只能靠出租换取口粮。
安徽省太湖县同心村花桥组组长周盛祥:他们所有用的东西都是我自己的。肯定的,生病什么的,乃至买一包盐,那都是我给。
安徽省太湖县同心村花桥组村民章安久:耕地是出租给人家。
记者:包给人家用。
安徽省太湖县同心村花桥组村民章安久:人家每年给点稻谷。
记者:每年能给你们多少钱?
安徽省太湖县同心村花桥组村民章安久:没有给钱,给点稻谷。
记者:就给点稻谷给你们每年。
安徽省太湖县同心村花桥组村民章安久:对。
记者:这些稻谷你们是用来自己吃还是卖呢?
安徽省太湖县同心村花桥组村民章安久:自己吃。
记者:能够你们吃多久呀,每年给的?
安徽省太湖县同心村花桥组村民章安久:300多斤稻谷,两亩地。
2004年,村里有人偷偷从外地接了一些鞭炮加工订单回来生产,并赚到了钱。于是,地下小作坊式的鞭炮加工点在花桥村开始盛行起来,安全事故也就接踵而至。现在,当我们想就以前的事情在村里进行一些采访时,大部分村民面对我们的镜头仍然很谨慎。
安徽省太湖县同心村花桥组村民卢小明:我们这边没有做鞭炮。
记者:做鞭炮好吗?
安徽省太湖县同心村花桥组村民王小玉:做鞭炮呀?
记者:是
安徽省太湖县同心村花桥组村民王小玉:鞭炮我们这里没做过。
记者:好像你们这里做的人挺多的。
安徽省太湖县同心村花桥组村民王小玉:做的多是那边,别人做的。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zf/ngtd/2009-06-19/204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