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扶贫制度带动香蕉产业
提起科技服务小组,三十二队两位贫困职工朱允坤和马玉静无不感激地说:“他们可是咱贫困职工的福星啊!”
今年59岁的朱允坤是一个只有初小文化的老职工,由于文化程度低,接受能力不强,前几年一直种植1500株香蕉,因为技术跟不上,管理水平差,即使是没有大亏损,但也没赚到钱。为此,他们便把他列为技术扶贫对象,小组长詹海明亲自与他“结对子”,三天两头地往他的香蕉地跑,手把手地教他各个不同环节如何管好香蕉的技能。近3年,他的管理水平大大提高,现在不仅是个技术能手,还受聘为兼职技术员。马玉静是2000年被服务小组列为经济扶贫对象的困难职工。当时,他们了解到她种植香蕉有困难,就先后为她垫资1万多元购买种苗、肥料、农药等生产资料,同时还定时到她的香蕉地指导管理技术。由于技术、资金到位,马玉静当年就实现了脱贫目标,不仅归还了1万多元的欠款,手头上还多出了5位数的存款。近几年来,她年年保持种植1500株香蕉,年年都获得了好收成,仅今年她就赚上2.5万元,并盖起了两层高的“香蕉楼”。
通过实施一系列的扶贫制度和科技管理措施,该队职工在科技服务小组的指引下,种蕉的激情越来越高,不仅五边地、零星地、坑沟地全被挖掘使用,就连自家的菜地也改种了香蕉。2005年,该队1400亩香蕉就创纯收入360万元,职工劳均纯收入2.24万元,成了名副其实的小康队。在他们的影响下,附近的生产队和农村也纷纷种起香蕉,该队所在区更是受益最大的单位,全区职工种蕉面积已达3000多亩,年产值1580万元,纯利润上千万元,推动了该场香蕉向产业化发展。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zf/ngtd/2009-06-05/61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