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致富信息 > 致富杂谈

引羊入圈 秸秆变“真金”


         在武鸣县,一说起锣圩镇,人们马上会想到香喷喷的手抓羊蹄、红彤彤的焖羊扣、鲜美的鱼羊汤以及山羊肉烹饪出的各种美味佳肴。其实,圈养山羊是锣圩镇伏王村、培兴村、张裕村等地群众的一个传统养殖项目。该镇的山羊全部以百草为食料,羊肉脂肪少,胆固醇含量低,纤维细嫩,营养丰富,味道鲜美,深受各地客商喜爱。
引羊入圈农民乐

        “中午赶羊上山,傍晚赶羊下山,人跟着羊走,从这山走到那山,再从年头走到年尾。”这是以前锣圩镇农民养羊的真实写照。

         锣圩镇有悠久的养羊历史,而且是很多家庭的主要经济来源,但过去都是沿袭传统的粗放饲养模式,即羊被赶到山上放牧,实行人管天养的饲养模式。但这种传统的粗放饲养模式往往造成羊群近亲交配、品种退化、生长期长、经济效益低的“恶果”,加上放养还需要专门的劳动力投入,难以形成规模化、产业化养殖,因此严重阻碍了当地山羊养殖业的壮大发展。

         由于山羊的啃食特性,粗放饲养模式还会破坏大量的山地植被,特别容易造成水土流失和山区石漠化。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锣圩镇每年有数万亩可作为山羊饲料的农作物秸秆却被白白地丢弃在田间地头腐烂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锣圩镇于2004年成立了山羊圈养项目领导小组,提出山羊圈养以形成产业化、规模化的发展思路,把锣圩镇5.5万亩甘蔗、2.8万亩玉米、1.6万亩黄豆、1.5万亩花生等农作物秸秆资源变成山羊的主要饲料来源,成为农民增收的新增长点。

        2004年以来,锣圩镇又通过多种渠道筹集了数十万元资金对山羊圈养户进行补贴,帮助山羊圈养户建立起标准的羊舍,还帮助规模养羊户引进波尔公羊和隆林公羊对本地黑山羊进行品种改良,提高锣圩山羊的品种质量。

         由于山羊圈养容易管理,杂交山羊的成活率高,母羊年产仔率也提高不少,山羊圈养增重快,而且养羊户再也不需要派专人早出晚归地去放羊。养的羊多了,但管羊的人却少了,多与少之间就让农民看到了山羊圈养的好处。

科学饲养疾病少

对于山羊的圈养经,锣圩镇伏王村的陆兴才很有心得。“母羊好,好一窝;公羊好,好一坡。”他介绍说,选母羊很重要,但选公羊更加重要。陆兴才选用波尔公羊与本地母羊杂交,其杂交后代不但生长速度快,而且廋肉比例高,肉质也好,在市场上很抢手。

陆兴才饲养山羊近10年,现在存栏有140多只山羊,因此他对山羊的习性了如指掌。“山羊圈养最怕羊舍不好。”陆兴才说,圈养起来的黑山羊很容易因为潮湿而烂蹄,所以要建高栏羊舍,圈养羊舍要求通风透气、干燥,羊舍最好高4米以上,羊床距地面1.8米左右,羊床用竹条或木条铺成,竹条或木条之间必须留有两到三厘米的孔缝,以保持羊舍地板的干净、干燥,另外还要分设公羊栏、母羊栏、产房及育肥栏,实行分栏饲养,这样更容易管理。

在山羊的喂养上,陆兴才也很有规律:每只山羊每天的采食量约占体重的10%,一般每天早晚投喂2次,晚上可以适当添加玉米粒或黄豆粒等精料。其中,4到7月份主要用玉米秆喂羊;7到11月份可以喂黄豆荚、花生藤等;11月到次年3月份则可以喂甘蔗尾叶和木薯叶等,这样刚好把全年的农作物秸秆都利用了。山羊圈养户都说,原本废弃在田间地头的秸秆经山羊肚子这么一转化,就给他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真金白银。

陆兴才认为,在高棚圈养的山羊就很少生病,对一般山羊常见的山羊痘、羔羊痢疾、传染性胸膜肺炎、结膜炎、羊口疮、疥螨等疾病,只要做好羊舍环境卫生消毒和定期免疫接种就能防患于未然。

打造品牌“钱途”广

近几年生猪的价格大起大落,让农民难以适应。而肉羊市场价格一直稳定在18至24元/公斤,加上山羊圈养主要利用农作物秸秆做饲料,基本上不与人争粮,因此锣圩镇党委政府认定发展草食动物将是该镇畜牧业发展的方向。

锣圩镇山羊经过多年的精选,已经逐步形成了“锣圩山羊”品牌形象。然而,把锣圩山羊品牌“圈养”在零零星星的农民家里是不够的,也不利于把它做强做大。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山羊 饲料 玉米 品种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