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致富信息 > 致富杂谈

cctv致富经:冷门的小品种成了赚钱的热门货


     迎着初冬的朝阳,混杂着各地口音的人群聚集到了辽宁省黑山县励家镇的这条乡间公路上。这一天是2008年11月21日,农历十月二十四。 

    按照励家镇的惯例,农历的一四七日是当地的辽西杂粮市场开集的日子,路上挤满的人和车也正是为了赶集而来,其中有很多是外地的客商。

    记者:你是从哪儿过来的?

    宁夏客商靳正华:我从宁夏银川。

    记者:什么时候到这儿的?

    宁夏客商靳正华:昨天到这儿的。

    大连客商苗玉玲:我一开始吧,我跑山东的,跑山东后期我才跑的这儿。

    记者:现在呢,还跑外地吗?

    大连客商苗玉玲:不跑,就专跑黑山了。

    黑山县地处辽西,气候干燥,日照充足,这里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特别适合杂粮生长。尽管如此,励家镇的杂粮产量并不高,不过令当地人自豪的是,这个并不盛产杂粮的小镇如今却是一个能够影响全国杂粮行情走势的杂粮集散地。

    辽西杂粮批发市场市场办主任赵晋成:每个集的交易量在四五百吨,每天的交易额就得在200来万元,每年的交易额就在8亿元到10亿元左右。

    那么是什么原因让一个杂粮产量很少的小镇有了今日影响全国的产业地位的呢?

    励家人早在20年前就有人赶毛驴车贩粮,后来发展到自己引进设备加工,不过这些还不足以让励家成为全国杂粮的集散地,真正引发励家产业升级的时间是在2003年。当时,一个叫张胜宽的励家人去了一次沈阳。

    杂粮经销商张胜宽:原来我给我姐夫开车,就是上沈阳送货,沈阳的杂粮全咱们这儿没有,完了顺便我带点回来卖。

    就像张胜宽平淡的讲述一样,那次沈阳之行并没什么特殊之处。然而正是这个普通人的平凡之旅无意间促使励家镇向全国杂粮集散地迈进了一大步。其中的关键就在于张胜宽从沈阳带回的东西。

    杂粮经销商张胜宽:跟前没有的,就是几百里地没有这个咱这里都有。

    那么张胜宽带回来的到底是什么品种的杂粮呢?

    我国有句老话叫作”五谷杂粮”,五谷通常指水稻,小麦,玉米,大豆和薯类,五谷之外的作物就算做杂粮了。杂粮主要有高粱、谷子、荞麦、燕麦等作物以及菜豆、绿豆、蚕豆、豇豆等各种豆类。

    励家人经营杂粮多年,经营品种多是小米,玉米,高粱等大路货,2003年,张胜宽从沈阳带回的是荞麦,燕麦等20多个当地没有的小品种杂粮。于是张胜宽成了励家杂粮市场经营小品种杂粮的第一人。可是等到他卖上这些杂粮的时候,他才知道为什么是自己成了第一。

    杂粮经销商张胜宽:它卖不多少,没多大量,也挣不多少钱,一挣不着钱,也闹心,也着急。

    别人不愿意做的生意让自己占了先,而且销路不好,张胜宽想到了放弃,可是要像别人那样做大路货杂粮的加工和生产,他又没有那样大的资金。就在张胜宽进退两难的时候,一个人出现了,这个人叫朱明发。朱明发做杂粮生多年,很早以前就到过励家镇。

    杂粮采购商朱明发:最开始在1989年来过,来过那都养毛驴的,那时候不行,后来发展,现在发展成这样了。

    记者:刚开始发展起来的时候品种有这么多吗?

    杂粮采购商朱明发:没有,那没有,那阵儿就光有点豆。

    此后励家的杂粮品种虽说有所增加,但是仍然以玉米渣,小米,高粱米等大路货为主。在朱明发的采购计划中,除了大路货,每年还需要十分之一左右的小品种杂粮。由于励家没有小品种杂粮,朱明发也就一直没有把励家作为采购点。

    杂粮采购商朱明发:不爱来,那来了不值当的,凑不了一车,这一划拉就一车,这最小的,最多60吨。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品种 小米 玉米 高粱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