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致富信息 > 致富杂谈

cctv致富经:赚钱的买卖一起做


      2008年12月21日上午11点,在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的一个蘑菇收购点,经销商们正在紧张收购农民们一大早运来的双孢菇。不过有人告诉我们,负责一起收菇的周朝阳和金运元却是刚刚恶斗了三年才走到一起的合作者。

    永丰县从1998年开始发展双孢菇种植产业,金运元是县里较早的一批种植户。当时由于产量低,来收菇的经纪人只有周朝阳一个人。于是,2005年底,老金决定自己出去卖鲜菇。在湖南长沙的市场里,他碰到了一直跟他收菇的周朝阳。于是,想独占市场的老周跟老金打起了价格战。

    双孢菇经纪人周朝阳:惨烈到什么程度呢,老金的蘑菇拉回来倒到这个田里面去了。

    记者:你看到过吗?

    双孢菇经纪人周朝阳:这里都有老金他们的人在这里。

    老金吃了亏,但又不甘心就此认输,于是,回到县里,他动员种植户们不要把蘑菇卖给老周。由自己免费做经纪人给大家拉到市场上去卖。

    双孢菇经纪人周朝阳:永丰这边他们自己搞垄断,老金他们,不让我们过来收,不能收我就不来收了,我们后来转到广西那边去收。

    2006年,老周和老金的价格战从湖南延伸到了广东。原本想赚钱的两个人还是因为斗气谁都没赚到钱。

    其实,在永丰县,像老金和老周这种种植户与经纪人之间的矛盾并不少见。2007年,永丰县的双孢菇种植面积发展到了100万平方米,产量的增加,吸引了很多福建的蘑菇经纪人前来收菇。但是给农民们带来的效益却并不明显。

    种植户陈敏:一天要产1000多斤的时候,你拉到他点上去卖,那就是扣了七八毛,就七八毛,八九毛就八九毛,卖就卖,不卖就算了,他知道你一定要卖,不卖你自己吃不下。

    因为量大集中,信息闭塞,种植户们根本不知道每天的市场需求量。盲目采摘下来的双孢菇必须在当天出售,否则就会开伞倒掉。所以被经纪人压价是经常的事。

    为了改变这种被动的局面,沿陂镇下袍村村民刘建芳打听到,他们的双孢菇都被经纪人卖到了福建漳州的罐头加工厂用来出口。于是,2007年 6月底,他和村民陈敏两个人拖了2500公斤双孢菇找到了福建漳州的一家罐头厂,要给他们直接供货。可是没想到,厂家出的收购价,比经纪人的还要低。

    江西省永丰县食用菌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刘建芳:比较大型的罐头厂,他就会讲,我相信你是做生意的人,但是你能不能供应我这个量,就是对你产生一个怀疑在里面。

    由于农民们势单力薄,很难让罐头厂相信他们的供货能力,而经纪人和罐头厂合作多年,早已取得罐头厂的信任。这让刘建芳产生了一个想法。

    江西省永丰县食用菌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刘建芳:必须要组织起来,团结就是有力量,团结起来大家就可以,我就卖给你,不卖给你我就找老板。

    2007年8月2日,刘建芳联合下袍村的几个蘑菇种植大户,成立了县里第一家食用菌专业合作社,采取给农民们统一收菇,统一定价,统一销售的形式,保证种植户的利益。一个月后,刘建芳再次来到了罐头厂。

    江西省永丰县食用菌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刘建芳:我把这个工商执照把它复印过去带给他,我就可以跟他讲,新农村建设网上可以查到我的地址,我的什么东西都有。

    这一次,罐头厂接受了刘建芳拉过来的货,并同意以后继续合作。看见刘建芳靠合作社带领部分农民成功打进罐头厂,越来越多的种植户们也开始效仿起来,1年之中,农民们又自发成立了5家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双孢菇种植面积也扩大到了120万平方米。

    江西省永丰县人民政府副县长温世真:通过这六个专业合作社的成立,把大部分菇农联系到了一起,扭成了一个蘑菇生产的大的群体,解决了过去农民单家单户闯市场这种力不从心的这种情况。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食用菌 蘑菇 群体 新农村建设
 1 2 3 下一页 尾页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