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致富信息 > 致富杂谈

牛粪成了抢手货(视频)


        河北遵化市南营村的陈银辉、牛海荣夫妇是远近闻名的养牛能手,养了多年的牛,最近却出现了的一些事情让夫妻俩有些措手不及。

        牛海荣:“喂了20多年牛了,最近出来一件新鲜事,牛粪原先没人要,现在牛粪可以卖钱了。”

        牛海荣的妻子:“提前定,排号,这还让我给准备。”

        记者:“还得排号?”

        牛海荣的妻子:“就是你给我留两车,给我留两车,我说等着吧。”

        虽然以前无人问津的牛粪能够卖钱了,但是牛海荣心里却有些不舒服,因为自己家里的牛粪卖价还是太低了。

        牛海荣的妻子:“我们给别人就是50元钱,他们给大棚100元钱一车。”

        记者:“等于说别人还赚了?”

        牛海荣的妻子:“那差一半。”

        以前因为牛粪污染环境,村民们还为此闹矛盾撕破了脸,而现在又为什么突然成了抢手货呢?

        东新庄镇是一个蘑菇生产大乡,这里每年能产香菇六千多万斤,在河北素有香菇之乡的美誉,然而自2006年以来,当地的香菇价格却一路下滑。

        记者:“现在香菇卖多少钱一斤?”

        香菇种植户:“1.5、1.6元。”

        记者:“这个价格怎么样?”

        香菇种植户:“低点。”

        记者:“以前卖多少钱一斤?”

        香菇种植户:“以前呀,以前2元多。”  
  
        记者:“最高的时候卖多少钱一斤?”

        香菇种植户:“最高的时候3.6元一斤,最高的。”

        香菇种植户:“香菇价钱下来了,原料贵了就是。”

        生产香菇的主要原料是木屑,而随着所需林木越来越紧俏,所以香菇的生产成本也越来越高,程江的这个大棚以前能给自己带来三万多元的收入,而现在随着原料涨价自己的收入大打折扣。

        记者:“像你这一个棒的话成本是多少?”

        程江:“这个成本至少得1.5元钱。”

        记者:“这样一个棒能长出多少香菇?”

        程江:“那长好了可以长到2斤。”

        记者:“卖3元钱?”

        程江:“嗯,也就这样。”

        记者:“一个棒赚1元多钱?”

        程江:“不算别的,别的没刨不是,工资费啥的这都没刨。”

        看着利润逐年下降,一些栽种香菇的老百姓开始尝试栽种其它品种的蘑菇,南营村的王海涛从2006年开始就四处打听生产成本比较低的蘑菇品种。

        王海涛:“我就是福建有一个朋友,他给我来电话说你可以到我们这儿看看,我们福建这儿生产这个蘑菇,全用秸秆和牛粪生产蘑菇,随后我就跟我几个朋友到那边去看。”

        王海涛在福建看见人家生产蘑菇以牛粪为主要原料,不仅成本低,而且生产出来的双孢菇在市场的卖价还必香菇高出不少。

        王海涛:“这个双孢菇的价格比这个香菇要高得很多。”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香菇 大棚 蘑菇 发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