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致富信息 > 致富杂谈

多宝鱼如何重返市场


  2006年11月15日,中国工程院院士雷霁霖教授获得了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原因是他在多宝鱼引进和养殖方面做出的贡献。

 

  雷霁霖教授:“我前面已经研究了20多种鱼了,多宝鱼是我这20多种鱼的最后一个。当然从产业上来讲,好像多宝鱼产业面大,这个产值高,影响沿海的这个产业的发展,也比较显著。”

 

  多宝鱼又称大菱鲆, 是原产于欧洲沿海的一种名贵深海比目鱼,雷霁霖在1992年把多宝鱼引进国内,并用七年时间解决了多宝鱼育苗技术。

  1998年国内开始规模化养殖,从2002年到2006年期间,全国多宝鱼每年产值达到 30 亿元。雷霁霖院士作为多宝鱼的引进人和养殖技术研究人,于2006年11月15日,获得了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然而,仅仅在他获奖两天以后,多宝鱼却突然出事了。

  雷霁霖教授:“这个一下子,一夜之间把这个产业给打击相当的大,甚至说毁灭性的打击,市场也没了。”

  原来,2006年11月17日,上海某家报社一篇文章称,上海市场上的多宝鱼,经过抽检,有药物残留超标现象。当天就有很多媒体转载了这个消息,多宝鱼在全国开始滞销。

  经销商:“没人要了,进的鱼都死掉了,都放到冰柜里了。”

  经销商:“就是原来就是说,多宝鱼是青岛人都认可,是个好鱼,名贵鱼,通过这个事以后,大家都觉得好像有点谈虎色变似的,都不敢吃了有一阵。”

  消费者:随大流啊,别人不买我也不买。”

  多宝鱼卖不出去,很多养殖户面临破产的边缘。在山东省青岛市,共有40多家多宝鱼养殖户,这次多宝鱼事件,同样也让他们损失惨重,事件之后,他们经过两个多月的努力,依旧没有将多宝鱼重新打进市场。

  养殖户:“卖不出去,即使卖了,现在就是4、5元钱一斤,连成本都收不回来。”

  养殖户:“一条鱼就得赔15、16元钱。”

  这时,养殖户们觉得凭自己个人的力量根本无法重新打开市场,于是很多人找到青岛市大菱鲆协会,协会在做了详细的市场调查之后,找到了多宝鱼销售不畅原因。

  协会人员:“为什么这个多宝鱼销售不畅,消费者没有树立这个消费信心,感觉到就是说,我可有可无,我干脆就不吃它了。”

  要想恢复多宝鱼的销售,首先得恢复消费者的信心,由于协会以前曾经为几家较大的养殖企业推荐过产品,得到了市场的认可,这次协会决定利用自己的信誉,出面为多宝鱼养殖户推荐产品,协会向养殖户提出了统一销售的条件。

  协会人员:“你的苗种来源,你的用药的时候要有处方,要有专门的技术员和监督员,那么这些呢,只要你符合我的要求了,而且你的检测报告,我们去检测的时候是合格的。”

  为了控制质量,协会要求养殖户对每一批出厂的鱼都要进行检测。养殖户潘宏森虽然在多宝鱼事件之后,一条鱼也没有卖出去,但他并不想按照协会的建议进行检测。

  养殖户:“没有听说过做检测这个事情,包括我附近的,我们这些养殖户,大家都没有听说过有做检测这种事情。”

  原来潘宏森不愿意对鱼进行检测,是因为每次检测费用需要3 千多元,由于当时的市场前景不容乐观,再要拿出几千钱来搞检测,很多养殖户心里都没有底。

  养殖户:“养殖户把所有的资金投资在这一块了,每天都要往上投大量的资金,但是一点不往回回收。”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检测 残留 育苗 比目鱼
 1 2 3 下一页 尾页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