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致富信息 > 致富杂谈

邛崃刀客的故事


  造纸厂厂长 杨琪光:“除了钞票纸以外,我们所有的社会上所有的纸张,它都可以造,就这个竹子原料,都可以造。”

  用竹子造纸原本并不新鲜,但近些年国内木材资源匮乏,竹子造纸越来越受到重视,而随着造纸技术的日渐成熟,杨琪光对造纸原材料竹子的需求逐年增大。

  造纸厂厂长 杨琪光:“一天要加工100多吨竹子,100多吨竹子,一个月要大概,一个月要大概加工,我满负荷生产的情况下,一个月要加工5000吨竹子。”

  头几年杨琪光要分别去几个地方采购竹子,2005年邛崃市在深山区规模化种植竹子,杨琪光把收购点全部搬到山区,企业的大量需求,进一步刺激了老百姓种竹子的积极性。

  竹子的种植面积迅速扩大,杨琪光在庆幸原料充足的同时,他也发现了一件麻烦事,因为竹子越种越多,越种越高,崎岖不平的山路增加了把竹子从山上运到山下的难度。

  造纸厂厂长 杨琪光:“背呀,山上主要靠背呀,因为下梯梯坎坎的就只有自个儿背,把竹子背下来,背到有公路的地方,再装上汽车再运到我们工厂来。”

  山上砍伐竹子的不方便,让杨琪光想到了有多年伐竹经验的伐竹队,为了提高效率,他直接找到伐竹队,由企业买单,聘请伐竹队负责把竹子从山上运到山下,伐竹队根据山路的距离远近也制定了更加标准的收费。

  伐竹队队长 石恒东:“一般1公里以内,因为我们这都是山路,像这种就是1元钱一根,像这么大的,如果再比这大一些,就要稍微贵一些。”

  企业的公开招聘增加了伐竹队的需求,陆续有人组建新的伐竹队,石恒东也有了竞争的压力。

  伐竹队队长 石恒东:“竞争的,最近这两年的话,外地的,就是外乡的采伐队也涌进,涌进我们村了,等于周边的来协助我们采伐竹子。”

  伴随伐竹队的激烈竞争,加工企业也开始争夺竹子,因为山区交通条件改善,一些中小型加工企业干脆把厂房搬进山区,就地收购就地加工,甚至连砍下来的枝枝叉叉都有人抢着要。

  伐竹队队长 石恒东:“这个芽子的话,就是楠竹的芽子,我们这儿就是楠竹的芽子,它可以扎扫把。”

  记者:“扎扫把?”

  伐竹队队长 石恒东:“扎扫把扫地用,效益也比较好,扎扫把可以管1元多钱一把,1元多。”

  竹子的价格一年高过一年,现在,像李秀兰这样过去舍不得钱的村民,也开始花钱主动雇佣伐竹队砍竹子。

  山区村民 李秀兰:“现在我这儿弄起来竹笆厂,这些竹子比较可以,比较贵,价钱比较贵,要请人砍,竹笆厂也等着用竹子。”

  2007年,邛崃山区的竹林面积已经从过去的10多万亩,两年的时间增加到32万亩,价格也从300元/吨上涨到现在的440元/吨。

  而丘陵地区因为竹产业腾出的发展空间,桑园面积扩展到2.2万亩,2006年鲜茧产值比2005年增加将近300万元,经过产业调整,不管山区还是丘陵各具特色的产业化基地已经初具规模。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采伐 丘陵 产业化 农业生产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