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致富信息 > 致富杂谈

邛崃刀客的故事


  天刚下过小雨,竹林里来了一群刀客,他们每个人的后腰上都捌着一把黑色的砍刀。

  这是一支专业的伐竹队,他们的队长就是这位叫石恒东的人,他的队员个个都是砍竹子的行家。

  说他们是专业阀竹队,不仅是他们活儿干得利索,就连他们配备的家伙也很专业。

  伐竹队队长 石恒东:“我们喊它叫刀划子。”

  记者:“刀挎子?”

  伐竹队队长 石恒东:“子挎子,刀装在这里面有很多的好处,因为这种山上的山坡路的话,有时候容易划,比如说刀在你这里边你划到,它这个刀口的话,始终是这样在侧面,就不容易伤着你的身体。”

  石恒东的伐竹队成立已经有6个年头了,当初的想法不错,但靠伐竹子挣钱,却还是近几年的事。

  四川成都邛崃市的山区,自然条件十分适合竹子生长,每家每户种几棵竹子,是祖辈留下来的生活习惯,直到现在,当地的农民还保留着用竹子储藏酒的小秘方。

  伐竹队队长 石恒东:“把这个楠竹钻洞,钻了洞把酒注在里面就把它密封,密封以后然后密封2至3个月,然后就把酒取出来,然后拿去勾兑,通过这个竹子里面的酒它有一种独特的香味,就是有一种竹子的竹香味,就可以生产酒。”

  1999年,邛崃山区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原来种粮食的地方逐步改种竹子,虽然种植面积越来越大,但对于山区的农民来说,竹子是种起来容易收起来难。

  石恒东:“因为大多数农户,他是因为自身是没有能力把这个采伐下山去,所以他是必须需要,也就需要别人来帮他协助把这个采伐下山去。”

  四川人多地少,大部分村民外出打工,家里的劳动力本来就少,而在山上砍竹子是个力气活,一两个人根本忙不过来,原本也想出去打工的石恒东看准机会,2001年他第一个成立了伐竹队。

  伐竹队队长 石恒东:“当时我们就成立了一个采伐队的话,就是帮助这些没有劳力,运竹子下山这种农户,就把竹子运下山去,当然从中呢,我们也要挣到工钱。”

  山区地形复杂,石恒东根据距离的远近,每砍1斤竹子收费3到5分钱,原本以为这是一个即帮了别人自己又赚钱的好事,可村民却没几个买帐的

  山区村民 李佳华:“不行,不行,你才卖两角钱一斤,他抽走4分钱,你才剩下1角6分钱,还得管一顿饭。”

  原来竹子虽然种出来了,但由于还没有形成规模,加工企业少,竹子的收购价格还不到两角钱,一斤竹子石恒东就抽走了4分钱,村民觉得还不如自己慢慢干。

  山区村民 李秀兰:“以前竹子少,又卖不成钱,价钱很低,以前没有卖的,卖也卖的少。”

  就在石恒东为竹子种得少烦恼时,大山外的另一个领头人却在为竹子种得太多伤透脑筋。

  正在辅导老乡桑树修剪的,是邛崃市最大的丝绸生产企业负责人尚志维,近几年尚志维动员丘陵地区的老乡种桑养蚕,农民为此也确实得到了不少实惠,但因为竹子,桑树的种植面积很能难进一步扩大。

  丝绸加工企业总经理 尚志维:“比如说这个地,比如说这个地,它种了一笼竹,它这个根系要传10米远,那你10米之内你种庄稼都种不起。”

  竹子根系发达,再加上遮挡阳光,一定区域内桑树很难成活,而以前的农业生产没有规划,农民随意的种植产生了很多矛盾。

  邛崃市农村发展局局长 余平:“很小的范围就出现了几种产业,既不便于指导也,不便于服务,根本形成这个产业化的基地。”

  因为缺乏规划,往往一个地方种的什么都有,互相影响都不成规模,2005年,邛崃市决定丘陵地区重点发展蚕桑产业,而林竹产业逐步引导到气候条件更适宜的山区。

  邛崃市农村发展局 余平:“从宏观上进行了把握,在微观上,我们进行了具体的指导,所以它不至于产生产业与产业之间的互相争夺地盘,互相产生矛盾。

  配合产业调整,过去一些分散的竹子加工企业通过引导,进驻山区采购原材料,62岁的杨琪光是邛崃一家大型造纸厂厂长,也许是职业的原因,杨棋光说起用竹子就有一种特殊的感情。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采伐 丘陵 产业化 农业生产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