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致富信息 > 致富杂谈

迷恋上不值钱的夏暑茶




  王奕荣:“人家都问,你这个是空调做的吗,我们如果说是,他们就不买。” 

  原来在安溪,传统的制茶方法有个讲究。 

  福建省安溪县茶叶协会副会长 苏兴茂:“铁观音它整个要做出好的茶,就是要有三个方面。天、地、人,这个是缺一不可的。” 

  王奕荣:“他们具体的说法,就是我们茶叶就是要用自然条件,自然的空气,自然的温度做起来才是好茶。” 

  由于当地人们向来推崇在自然条件下才能做出好茶,王奕荣的空调茶一直得不到承认,不过他也没着急,只是频繁地请朋友到家里来品茶, 3年的时间过去了,老王还真等来了一个机会,2000年8月的一天,当时正是夏茶上市的时间。

  福建省安溪县感德镇 镇委书记 张木旭:“很碰巧,刚好过几天几个客商过来了,广东的还有厦门的几个客商跑到镇里来了。” 

  那几位客商特意赶到感德镇政府是想让镇里的领导推荐一些好茶,但他们品尝了很多茶叶都不满意,这时镇里的领导们想起了王奕荣,因为他们品尝过老王的空调茶。 

  王奕荣:“当时,我们那个书记跟那个主任,那当时还没有摩托车吗就是骑着自行车,两个人赶到我这边来,说这个好茶要拿去跟他比一下。” 

  福建省安溪县感德镇 镇委书记 张木旭:“几泡茶叶泡过去,那些客商呢,一品,就是品出,这一泡,新鲜度特别鲜,而且口感也特别好。” 

  后来那批客商知道了王奕荣是利用空调作出的茶叶,特意跑到王奕荣的家里去,参观了他空调制茶的过程,并给出了半公斤300元的价格,而当时市场上的普通夏茶半公斤只能卖上3元钱。 

  福建省安溪县感德镇 镇委书记 张木旭:“我们县里边,还有市里边一些新闻媒体知道这个消息之后,都纷纷去感德,去采访这个空调制茶技术。” 

  王奕荣:“我就是怕就是了,我一个农民,怎么能够电视台来采访呢,我们要怎么说呢。” 

  随着当地大小媒体的宣传,王奕荣的名声从此渐渐响了起来,2002年他被邀请参加了一期中央电视台的省长访谈录节目,并把自己用空调制作的铁观音茶叶带到了节目录制现场,节目一播出,老王顿时成了村子的骄傲。 

  福建省安溪县感德镇岐阳村 村民 王文章:“都很羡慕他,他有这个技术。” 

  王奕荣:“有熟悉的人看到我,他就说了你跟王小丫握手,快来跟我握一下吧,你的手有没有洗掉。” 

  一开始,老王心里还乐滋滋的,可是没过几天,随着名声的增大,新的烦恼就来了,当地很多茶农闻讯赶到老王家里。

  福建省安溪县感德镇岐阳村 村民 王文章:“那有时候我们过来坐一下,都人山人海的,他忙不过来的。” 

  原来这些人都想来拜师学艺,老王连想都没想,就把自己的秘密告诉了大伙。 

  王弈荣:“这个茶叶我们要控制在22摄氏度度左右,湿度是在发酵的时间,能够控制在50度,这样最适宜做好茶。” 

  老王后来被请去给全县的茶农讲课,把自己五年来空调制茶的经验和盘托出,儿子们这时不高兴了 。 

  王弈荣的大儿子 王建基:“这么多年研制,自己辛辛苦苦作的技术,就这样白白地传给人家,心里有点过意不去。” 

  王弈荣的二儿子 王建取:“像这种秘方甚至可以留到子孙好几辈,对不对,马上研究出来就马上教给别人。” 

  其实老王这么做并不是一时心血来潮。 

  王弈荣:“我们自己能够懂得试验了,人家也懂得试验,把空调买来,自己搞试验也是吗,我们不要这么小气。” 

  后来整个安溪县的茶农几乎都学会了这门技术,老王也成为大家眼中的能人,老王的夏茶不但卖得好,每年的春秋茶也早早被订购一空,后来老王派自己的三个儿子分别到西安,上海,杭州开起了茶叶专卖店,老王家里的茶园也由起初的30亩扩大到了100亩。 

  王弈荣:“要这样的大,要平均,三个叶子都一样大,每一棵都一样的大,做起来才会是好茶。”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茶叶 茶园 发酵 施肥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