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致富信息 > 致富杂谈

第一家桃酥王食品店




  韦峰基的表哥 徐振江:“当时来北京最少十来家吧。”  

  韦炳德:“那时候我们家里来人啊,都是,那时条件又差,来人吃住都是在我们家里的,四十天的,三十天的,在我们家吃住。”  

  韦峰基:“原本想吧也是好事,因为毕竟都是乡里乡亲的,大家都能赚点钱,再把家乡的品牌在北京能打开,形成规模,按理来说也是好事。”  

  可是,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却成了韦峰基一家的“心病”。乡亲们买设备、找厂房,陆续开始了大批量生产,但是因为没有客户,生产的桃酥销不出去。  
  
为了把桃酥卖出去,乡亲们不得不争夺韦峰基的客户。很快,乡亲们之间就打起了价格战,相互压价,为了降低成本,甚至出现了以次充好的现象。  

  徐力:“有人一降价,我们也没办法的,我们也跟着降,至于原料方面嘛,自然会差一点。”  

  韦峰基:“当时我们还是坚持用原装进口的棕榈油,我们的桃酥不搁水,他们用的油呢,可能有的是用豆油,还有普通的散装色拉油,也不搁那么多鸡蛋,桃酥也就没有以前那么酥了,还特别爱皮,味道肯定跟我们这个就不一样。”  

  陈春荣:“他(韦峰基)给我三块二,我们卖四块。别的厂家找过我,价格便宜,但是质量没他的好,两块六给我,我们零售三块五。我跟韦老板说,你的价格给我便宜点,要不然我没法卖。他说我的质量没法降,降了以后打价格战的话,我们没有长久之计了,只能在质量上保证。他的价格给不了,我们只好上别的厂家的货。”  

  韦峰基:“后来没办法,只能降价,后来我的桃酥也降到两块六了。可是我们降到两块六,他们也跟着降,两块四、两块三,他就降得更低了。”  

  残酷的价格大战使得利润变得很薄,而且小桃酥的声誉也越来越差,最后几乎无人问津。老乡们再也无法经营下去了,又纷纷回了老家。  

  徐振江:“听说反正回去的多吧,在这儿站住脚的不多,没几家吧就算。”  

  韦峰基一家也是惨淡经营,到1998年初,桃酥生意不得不停了下来。  

  韦峰基:“以前我们一天能赚一两千块钱,后来就赚几百块钱,在通过那几年突然物价也上涨,涨得挺厉害的,所以这厂子没有利润,就没办法开下去了。” 
  
但是,韦峰基对那场残酷的价格大战仍然心有余悸,于是,他不再开分店,而是转而追求桃酥店的品质。为此,他给自己找了一个强劲的对手,他把自己的店开在了一些京城老字号的边上。  

  范丽:“没开张之前也挺担心的,桂香春、稻香村都是一些老字号老品牌,还有一个我们都是同一类的食品的东西,肯定到时候有一定的竞争。”  
  
  记者:“当时您是怎么考虑的呢?”  

  韦峰基:“我们跟老字号开在一起吧,他们都经营糕点,跟我们的桃酥基本上相似,跟他们会有一部分顾客重叠。他们也是经营桃酥,我们也是经营桃酥,挨着它旁边,也有那种借它的名气吧,借名扬名吧。”  

  和这些百年老店竞争,韦峰基也想了不少办法。  

  韦峰基:“它的店(柜台)是开在里面,是以柜台的形式对顾客销售,等顾客上门。我们店从装修都是挨在街上,一目了然。我们都是现烤现卖,都是通透的,一烤有香味飘出来,是比较吸引顾客。他是坐着等顾客,我们刚开张的时候就是免费让人品尝,主动揽客。”  

  这两年韦峰基的生意一直很红火,而且赢得了不少回头客。  

  顾客:“他这个独具特色,跟北方点心不一样。”  

  记者:“您觉得区别主要在哪里?”  
2004年初,正当生意红火的时候,店里一些掌握了桃酥制作技术的员工却开始离开,自立门户了。  

  范丽:“(对我们)影响挺大的,因为生意火的时候吧突然走了两个人,等于产量就降低了,也就影响了一天的销售额。”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核桃 品种 果仁 林场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zf/ngtd/2007-11-14/13.html

无相关信息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